肥胖族腎病風險高近倍

肥胖除了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更與腎病息息相關。本周四(九日)是世界腎臟日,醫院管理局、衞生署、腎臟基金會及腎科學會合辦「世界腎臟日在香港」,於本港多個公共屋邨進行肥胖調查,發現多達五成六的受訪市民體重指數(BMI)超標,另有六成三人有中央肥胖,當中尤以女性超標情況較嚴重。腎科醫生指出,肥胖可導致腎小球硬化及腎功能衰退,不容忽視。

上述調查在過去兩個月進行,在全港十二個公共屋邨訪問了一千一百七十九名市民,當中一半屬六十五歲或以上長者。調查發現本港居民的中央肥胖情況嚴重,以女性居多,七成二受訪女性腰圍超過理想標準的三十二吋,四成八男性的腰圍超出標準的三十六吋。

腎科學會主席鄧智偉昨表示,本港在二○一四年期間曾進行類似的肥胖調查,當時發現成年人屬於超重或肥胖的人口有三成九。今次調查在公共屋邨進行,發現肥胖人口的比例更高,可能與居民多屬長者或中年婦女有關。調查揭示他們大部分運動量不足,以及日常沒有吃足夠蔬果。

易令脂肪組織出現發炎因子

肥胖一族患慢性腎病的風險比常人高出八成三,鄧智偉解釋,肥胖容易令脂肪組織出現發炎因子,引起蛋白尿及高血壓,導致腎小球硬化。加上肥胖人士多有糖尿病,容易令血管糖化,影響腎功能。香港現時約有九千多名末期腎衰竭患者,每年發病率是每百萬人有一百七十一人,這些患者多數患糖尿病及腎小球炎。

要遠離腎病威脅,首先要保持健康體重。鄧智偉建議最理想的運動量,是一周內做一百五十分鐘中等強度的帶氧運動,例如踩單車及急步行等;或者進行七十五分鐘的劇烈帶氧運動,如跑步、踢波及游泳。他又指,初期腎病病徵不明顯,難以察覺,當BMI接近二十三便要警惕,肥胖一族最好定期量血壓及檢查身體。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