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入睡癖好毋須強行糾正

小朋友總是喜歡搓着被角或毛巾,或者要撫摸媽媽耳朵或頭髮才能入睡嗎?不少家長擔心子女這些「怪癖」影響成長,甚至強行糾正過來。有精神科醫生表示,這些睡前癖好並無糾正的必要,反而能給予兒童安全感,有安穩舒適作用,多達八至九成小朋友有這些習慣。強行糾正反令他們焦慮不安,長大後容易演變成內向、被動性格。

精神科專科醫生張漢奇表示,兒童由出世至兩歲時習慣被母親抱在懷裏,當離開大人懷抱、獨自在床上入睡,容易將從母親處獲得的安全感轉移到柔軟物件上,例如毛公仔、毛巾或枕頭,有些喜歡摸自己或媽媽耳朵或頭髮。部分小朋友甚至長期抱着同一條毛巾入睡,「有佢自己陣味,聞住來瞓就有安全感,你洗咗佢陣味反而唔鍾意。」

這些睡前癖好並非怪病,張漢奇建議家長毋須過分擔心,兒童一般去到五、六歲,對生長環境及外界有安全感,就會慢慢戒掉。家長強行糾正小朋友這些行為,等同剝奪他們安全感來源,容易令其變得焦慮不安,難以入睡,長大後可能形成內向性格,容易依附他人,難以獨立。同樣道理,若孩子哭鬧,家長不去抱抱安撫,由得他們「喊到七彩」,長大後亦較易有焦慮。

倘影響生活才須留意

即使睡前癖好持續至成年,張漢奇亦認為未必需糾正,但要留意會否有特別心理問題導致,「可能係成長過程中安全感不足,這些人容易有分離焦慮症,難以離家或離開父母」,或反映可能有社交障礙。

若小朋友的睡前癖好影響到生活,家長亦要留意。張醫生曾遇過小學四年級男生喜歡拔頭髮,甚至拔到光禿,家長大驚帶兒子求醫,發現男孩一緊張就拔頭髮,「佢覺得拔完就會舒服咗,冇咁緊張,少少類似強迫症。」其他如吮手指、咬指甲都是緊張的表現,過度活躍或專注力不足的小朋友容易出現這些行為,由於會影響口腔及構成衞生問題,情況嚴重應加以糾正。

記者鍾君容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