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下風雲:從禁賣打火機說起

港鐵車廂縱火案震驚全港,港鐵亡羊補牢,下月起禁止站內出售打火機。此舉被批評為斬腳趾避沙蟲,因為蓄意縱火的人絕少會到了車站才買打火機,對於防患未然的作用微乎其微。

外界的批評當然不是沒道理,但這是港鐵力所能及的事,做多一點總比做少一點好。事實上,要完全阻止這類毫無先兆的縱火案,在反恐最嚴密的國家也做不到,除非港鐵實施入閘前逐個乘客安檢,否則禁賣打火機只是聊勝於無。問題是,安檢成本太大,乘客亦斷難接受,加上此舉只會引起更大恐慌,根本不可能實現。

今次縱火案主角是精神病患者,不是一竹篙打一船人,但不能否認他們情緒不穩,有如都市炸彈,無人知道何時爆炸。將所有精神病患者關進醫院既不切實際,也不人道,倚賴醫護人員或醫務社工跟進始終會掛一漏萬。因此最大責任在於病人家屬,他們有責任給予病人關懷,並監督他們覆診。

其實,在現時的社會氣氛下,最令人擔心的不是精神病患者,而是一些神智正常但思想偏激的人。他們對社會充滿怨氣,也清楚知道做出過激行為會有甚麼後果,卻依然要找別人「陪葬」。

這並非危言聳聽,警方曾在舊片廠拘捕製造炸彈的港獨分子,誰能保證同類事情沒有下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