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延誤啟用達四年的新空管系統,事故沒完沒了,去年十一月啟用翌日便發生航機於系統中消失十二秒,之後顯示屏更曾陷入半癱,由於不少事故皆由內部人員向外披露,民航處管理層的應對不是盡速改善新空管系統的操作,反而是於同月收緊前線空管人員閱覽載有執勤紀錄的「電子日誌」權限,導致前線人員未能及時知悉操作新空管期間出現的其他問題,同儕之間只能透過「口耳相傳」。有關注組擔心影響前線人員的應變能力,缺乏經驗參考恐令事故一再發生。
報道指,民航處去年十一月下旬發出內部通告,警告員工不能公開限閱或機密的資料,同時收緊閱覽「電子日誌(Electronic Log)」的權限。機場發展關注網絡發言人巫堃泰解釋,前線空管人員需處理本港空域內東面、西南面及南面等不同扇區內、不同高度層的航班交通,「電子日誌」記錄了所有扇區及空層內的工作紀錄。一旦某個扇區或空層出現問題,其他空管人員亦可參考前人的處理經驗,避免問題重複發生:「但依家Lock(封鎖)咗,變咗好容易避唔到(事故)」,嚴重削弱他們面臨新空管問題時的應變能力。
至於新空管問題源頭,民航處處長林天柱曾解釋,新系統採用「多重雷達監察模式」把雷達信號融合,但信號質量會受地勢等干擾。不過,有退休民航處電子工程師反駁,新舊系統同樣接收四個雷達信號,質量向來穩定,直斥民航處的說法是企圖愚弄不熟悉空管系統運作的記者及誤導公眾。
民航處工程人員十一月下旬起翻查舊系統的錄影片段,發現新系統中的「鬼機」及「雙重軌迹」等不尋常現象,過半數沒出現於舊系統,因此不能排除是新系統出現問題。雷神公司去年底向民航處作簡報時,亦承認是因為新系統的「演算法」不足,未能綜合部分雷達訊號,又承諾會提升軟件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