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財經專家作驚人預測,說香港的經濟與樓市會步日本後塵,迷失三十年,將跌進深淵,言論教人不寒而慄。有朋友對此好奇,傳來短訊問我:「為何那些專家會作這樣驚人的預測?」
朋友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學者,出手果然不凡,問題一下子就打到點子上去。他不如一般投資者,問「港股真係會進入大熊市咩」?或問「咁依家買樓係咪死硬呀」?他只是問專家們何以會作如此驚人語。
財經專家能測準財經走向的機會一向不高。去年年中,不看淡香港樓市的知名專家幾乎是零,如今港樓卻破了歷史高位,事實證明,專家們是百分之一百看錯了。美國總統競選期間,大部分專家煞有介事,說特朗普一旦當選,將世界大變,金融市場會一片混亂。實際情況卻是,特朗普當選後美股、美匯都拾級而上,升勢不可遏止。
專家們常測常錯,看淡而看錯的機會更尤其高,但他們仍特別愛作悲觀預測,若問原因,這確是很有深度的問題。我以為原因大抵有三:一、受訪者要獲傳媒青睞,四平八穩的言論大多不受歡迎,最好「語不驚人誓不休」,例如早年一位提出「細價樓爆煲論」的專家也向傳媒坦言,其實他不是當真認為細價樓會崩盤,刻意誇大其辭,目的只是吸引輿論注意。
二、財經演員從來都是金融大鱷利用的工具,在量化寬鬆的環境下,新印的鈔票首先會落入大戶之手,他們要低價掃貨,當然要設法讓散戶對市場悲觀,財演就成了唱衰市場最有力的工具,故近年財演們的悲觀預測尤其多,而最終又大多會是測錯的。
三、目前世界正盛行反權威心態,人們在潛意識中總是認為政府的財金政策是失敗的。既然認為政策失敗,財演們對市場自然就會盲目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