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紅衞兵終被拋棄 義和團危害朝廷

山東建築大學的教授鄧相超,最近因為在微博轉發了一條批評、否定毛澤東的言論,被眾多擁毛崇毛的人圍攻。他們舉着攻擊性的橫幅,肆無忌憚地遊行示威,在鄧的單位和住宅樓下集會謾罵,並發展到推搡、揪鬥。對於這樣未經批准的遊行示威,官方不僅事先沒有阻止,現場的員警還放任,不以常用的尋釁滋事和擾亂公共秩序驅散、拘捕。

更有意思的是,很快山東省政府發文公告,解聘鄧相超教授的省政府參事職務。接着山東省政協免去鄧的政協常委職務,本人也被迫辭去政協委員。隨後鄧所在的大學以其錯誤言論、影響惡劣為由,給予他行政記過處分,並責令停職、提前退休。

作為山東公眾人物,除了這些公職,鄧相超還是其他大學的兼職教授、官方媒體的特約評論員,經常就公共問題發聲。他對毛的批評、對文革的否定、呼籲歷史真相、推動社會進步的言論是一貫的,網絡上多有表達和爭論。官方、官媒、校方對他的言論傾向應該都知道,過去給他榮譽、職位,想必是能夠包容、接受。現在突然掃地出門,鄧本人的言論沒變,只能說是官方的態度變了,或者說時代變了。

輿論對此事議論紛紛,擁毛的得意洋洋,到處傳播圍攻視頻、圖片和對鄧處分的消息,反對的則小心翼翼地遣詞造句予以回應,還要顧忌被刪文封號。毛不等於黨,批毛不是反黨,特別是毛後的黨和領導,本來就在帶頭批毛、反毛。官方對毛的三七開,其實就是對毛如神一般地位的否定,指出其三分錯誤。而對毛傾力發動的文革,更是徹底否定。

抽象肯定 具體否定

鄧小平時代從延續統治的合法性考慮,採取了對毛抽象肯定、具體否定的策略。抽象肯定就是保留了毛澤東思想的提法、毛在天安門的掛像和廣場的遺體;具體否定就是改變了毛幾乎所有的政策。不否定毛的階級鬥爭,就不能改革開放;不否定毛本身,就不能樹立鄧的權威。對毛的否定是如此的決絕,以至於把他的妻子公開宣判後關到自殺,把他的姪子長期監禁到腿瘸,把他的孫子養着讓公眾當笑話看。

鄧以後的江、胡繼續走出毛的影響,不斷地宣揚鄧的理論、江的三個代表、胡的科學發展觀。民間雖然一直有人懷念擁戴毛,但反毛的也始終針鋒相對。只要不反黨和現任領導,官方基本放任。擁毛的人有烏有之鄉、紅網等網站發聲,反毛的言論則在總體是自由主義的網絡上到處都是,並且很少刪貼銷號。《財經網》曾公開發表茅于軾兩篇文章:「把毛澤東還原成人」、「對毛澤東的再認識」,揭穿對毛道德和政治上的美化。

但這一切在一三年以後都逆轉變化。面對持續積累的政經問題,嘗試用毛的手段尋求解決,如加強權力、反腐、重提共產主義理想、毛生前三十年和死後三十年不能相互否定等。在此態勢下,擁毛崇毛的大張旗鼓。

蠻橫批鬥 不利穩定

反毛的只是擺事實講道理的言論,不辱罵、不動手,更不敢結社集會。而擁毛的仗着政治上正確,愈左愈安全,爆粗打人、焚燒、攻擊、集會,像反日示威一樣,以愛國的名義肆無忌憚。像這一次鄧相超事件上,以群眾的名義圍攻、揪鬥,官方再迅速跟上,以所謂順應民意補槍。

對毛的懷念,至少表明對現實的不滿。除非想回到過去,否則看不到對現實政治有甚麼長遠的好處。而類似紅衞兵、義和團的批鬥、蠻橫,固然能產生威懾和恐慌,但對政治穩定、社會凝聚極其不利。當年的紅衞兵被無情的拋棄,何況現在抱殘守舊的老紅衞兵。而義和團鬧事,對洋人倒不能怎樣,最終危害的還是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