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擁六千種海洋生物

香港大學昨日公布全港首個海洋生物多樣性全面研究報告,發現香港錄得五千九百四十三種海洋生物,數量相等於逾四分一的中國海洋物種、加勒比海約一半海洋物種及與波羅的海相若。不過,團隊指,本港對海洋生物的保護不足,即使港府早前公布《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劃》稱會擴大海洋保護區面積,由低於百分之二增至百分之四,但團隊認為百分比「有進步空間」,因中國與聯合國簽訂的《生物多樣性公約》已定下在二○二○年實現至少一成的海洋保護區,「明白港府要考慮持份者的利益,因多了保護區,便少了填海及發展的地方,但希望政府履行國際責任。」

港大生物科學學院及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韋念時教授研究團隊,花了一年半時間研究,發現一向被指是「石屎森林」的香港竟錄得近六千種海洋生物,雖然香港海域佔中國僅約百分之零點零三 ,卻錄得全國約兩成六的海洋物種,團隊形容海洋生物的豐富程度「富可敵國」,例如香港有八十四種石珊瑚,品種多於只有六十多種的加勒比海;至於八種紅樹品種,亦多於整個東非。

位全球海洋生物多樣性熱點

此外,香港有幾組海洋生物佔南中國海超過三成的物種,如多毛類環節動物、魚類等,而目前有約廿種海洋生物學名以香港命名,如香港巨牡蠣、香港石磺,前者屬蠔類,有漁民在流浮山養殖,不過近年受內地發展影響遭到污染。

博士後研究員吳潘東博士指,結果反映香港的地理位置有助「食兩家茶飯」,因本港位於全球海洋生物多樣性熱點範圍之內,即西太平洋及印度洋交界的海域,將熱帶和溫帶的物種都聚集在這地,同時又可找到日本及馬來西亞的海洋生物。他又指,香港海洋物種數量雖然豐富,但只有約少於百分之二的海域被劃分保護區,跟陸上保育政策保護近四成的陸地形成一大對比。研究團隊已成立亞洲首個海洋地區資料庫《香港海洋物種名冊》,市民可到其網站搜尋相關品種,可看到相關生物的圖片及文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