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詞有理:不如回家賣紅薯

如果說保守是無能的代名詞,那麼守財顯然就是涼薄的遮羞布。長期以來,港府一直強調「審慎理財、量入為出」,做了九年半大掌櫃的曾俊華更經常以「結構性財赤」嚇人,但事實卻是,港府已連續多年錄得巨額盈餘,庫房出現嚴重水浸,所謂結構性財赤純屬「狼來了」的無聊把戲。

不是說審慎理財不對,也不是說量入為出不正確,問題在於港府總是刻意低估收入、高估支出,每年預算案都嚴重失準,影響經濟和民生發展。道理很簡單,低估收入必然導致投資減少,該花的錢不敢花,該解決的問題不去解決,逐漸變成尾大不掉的深層次矛盾。小數怕長計,連同本年度預料錄得數百億元額外盈餘,曾俊華任內最少低估五千億元財政盈餘,簡直可以列入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史上最廢財爺」當之無愧。

撇開近三萬億外匯儲備不說,港府單是財政儲備就達九千億元。但令人莫名其妙的是,港產官僚守着金山銀山,依然不斷喊窮,甚至與基層市民斤斤計較。以全民退休保障為例,前後討論了十幾年,社會早已達成共識,當局的諮詢結果亦顯示九成意見支持不論貧富的退保方案,詎料港產官僚竟稱不應以意見書數目來量度,可謂奇哉怪也。既然一意孤行,何必進行假諮詢?這不是侮辱公眾智慧嗎?

不管怎麼說,香港作為一個富裕社會,至今仍沒有一套完善的社會退休保障制度,絕對是港府的失職和恥辱。「當家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賣紅薯」,鬍鬚曾還是去喝咖啡看法國電影算了,參選特首只能自暴其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