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供應差四萬張炳良:別追數

運輸及房屋局公布新一年長遠房屋策略進度報告,未來十年房屋供應目標維持四十六萬個單位,公營房屋佔廿八萬。局長張炳良承認已覓得的土地最多只夠興建廿三萬六千個公營房屋單位,即尚欠四萬多個單位才達標,情況較去年只欠二萬多個單位更差,形容是一個警號,但他竟推說「不要只向政府追數,成個社會都要面對。」立法會議員批評政府一直無正視問題,運房局與發展局互不協調,土地供應不足,令致公營房屋供應大落後,認為兩個政策局均要「各打五十大板」。

根據年底最新推算,二○一七/一八至二六/二七年度的總房屋供應目標為四十六萬個單位。公私營房屋供應維持六四比,即公營房屋供應目標為廿八萬個單位。張炳良坦言:「可惜到目前為止,假設所有覓得的土地能順利推出建屋,只能在十年期內興建廿三萬六千個公營房屋單位,跟十年供應目標有落差,我覺得是一個警號。」但被追問政府供應未達標時,他推說「這不是簡單向政府追數,而是成個社會都要面對,有時候要取捨,部分項目無可避免遇到不同利益和訴求之間的矛盾,呼籲社會各界支持政府覓地建屋。」

指規劃諮詢需時阻供應

他表示,公營房屋供應不足與規劃諮詢需時等因素有關,例如粉嶺皇后山一號地盤便因改劃土地用途及缺乏基礎設施,發展時間要延長至七年,首批單位二○二○/二一年才落成;薄扶林南發展項目亦因對生態問題,要縮減發展面積及優化發展方案,相關研究仍在進行中;而觀塘安達臣道項目則因勞工短缺以致延期落成;至於大窩口項目更受司法覆核官司影響而落成無期。

對於公屋平均輪候時間拋離平均三年上樓的目標,張炳良歸咎公屋長期求過於供及近年輪候人數急增,指現屆政府上任至今四年多期間,增幅已達四成四,承認難於短期內大大增加供應量。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副主席尹兆堅批評運房局與發展局互不協調,認為問題源於發展局拓地不力,但張炳良對建屋不足同樣要負上責任,「唔好擺出一副難為了家嫂的樣子,兩個政策局都是同一個管治團隊。」尹兆堅建議將公私營房屋比例改為七三比,增加公營房屋比例。

議員倡租金津貼申請者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主席麥美娟認為政府必須盡快推出租金津貼,為輪候三年又合資格上樓的公屋申請者提供租津,紓緩租樓壓力。社區組織協會對政府漠視基層感到極度失望及遺憾,要求增建公屋及重新檢討配額及計分制,讓非長者單身人士有機會上樓。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