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崩樂壞非虛言 黃台之瓜不堪摘

如果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那麼不想當特首的官員就不是好官員,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辭職為參選特首鋪路,本來無可厚非,但他急不可耐拋下手頭最重要的財政預算案不理,難免被質疑不負責任、將個人利益置於公眾利益之上,勢必令他的鴻圖大計徒增變數。中央遲遲未批准他的辭職,顯示「亮紅燈」之說並非空穴來風。

香港是一個講規矩的地方,普通打工仔辭職也要滿足勞工法例的相關要求,對主要官員辭職的規範就更高,一來涉及工作交接,最好要完成手中主要工作,不將棘手難題留給同事;二來主要官員由中央任免,辭職事先取得中央認可,方便中央物色接替人選,是最起碼的政治倫理。上屆選舉中,唐英年辭職前早已有交代,令港府及中央有所準備,所以唐英年辭職的二天後,便獲得中央批准並任命替代人選,過程順利。如今曾俊華辭職亦已經兩天,中央仍然沒有批准,遑論任命補位人選,事件本身就透露出重要訊息。有人笑言,未獲中央祝福而強闖紅燈參選,隨時車毀人亡,顯然不是沒有道理。

可以見到,曾俊華突然辭職引起的風波繼續發酵,繼特首梁振英抱怨對港府施政造成很大的影響,行政會議召集人林煥光也不諱言,即使署任制度可以處理問題,但有影響是肯定的。學者及議員也炮轟曾俊華辭職倉卒,有損市民觀感,而他辭職前沒有出席政府高層的「早禱會」,亦被質疑沒有做好交接工作。對曾俊華來說,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制訂每年一度的財政預算案,如今他為了個人仕途更上層樓而「撂挑子」,將宣誓就職時的「盡忠職守」拋到一邊,毫無承擔可言。為一己之私可以輕易丟下分內職責,可以不顧政治倫理,可以無視公眾感受,如果這種人最終當上特首,絕非香港之福。

眾所周知,要成為合格的特首,個人操守固然重要,施政能力更加重要,而曾俊華的表現早就是「有言皆悲」。做了九年財政司司長,年年預算成失算,收支最大誤差可達到千億元;年薪數百萬元卻冒充「中產」,不知道一份粟米斑腩飯多少錢;一味以結構性財赤恐嚇市民,守財奴形象深入人心;身為港府土地供應督導委員會主席,竟然連相關會議都不參與,雖然令曾俊華得以在橫洲事件中置身事外,但也坐實其前上司批評的一味「胡混度日」。本屆政府施政無能,寸步難行,美麗承諾紛紛變成美麗謊言,主要責任固然在特首身上,但包括曾俊華在內的其他高官一樣難辭其咎,這些人出來參選,根本就是換湯不換藥。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這個天就是民意,就是中央的祝福。有些人以為靠公關手段及耍滑頭可以博取民意支持,結果很可能如財政預算案一樣,隨時又一次以失算收場。不管怎麼說,黃台之瓜,不堪再摘,下屆特首必須有新面孔、新思維、新班底,香港才有撥亂反正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