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人民幣貶值

人民幣匯率政策若按美國大學本科教科書的思路便很簡單,主因是教科書的經濟與金融理論多是以一國為限,再把制度、政治社會因素簡單化或絕對化。因此,匯率貶值是為了增加出口,借生產成本人為貶低而造成競爭優勢。同時,貶值增加進口成本,壓抑進口而有利本國生產。匯率升值便適得其反。或許還加上投資因素的考慮,但匯率高低對投資的誘因及投資回報回流國內的影響不能簡單化。除非企業國際化或外國化才只考慮匯率對生產、收益的直接作用,不去考慮對本國的投資、生產、就業等一系列本地因素。

不過,在國際經濟大周期的後期,霸權大國多會出現外貿逆差和財政赤字的經濟過度伸展困難,資金流入流出對一國的經濟因素可以有巨大的扭曲作用,簡單絕對化的一國思維便失去其效果。人民幣貶值在中國工業化特別是加工貿易時期是作用巨大,但過度貶值帶來的過度擴張和扭曲結構後患無窮。中國現時的情況已不是依靠低成本或人為壓低成本出口的階段,人民幣貶值有何好處?一是壓制進口或增加進口成本與通脹壓力,這絕對不利結構的升級轉型。二是人民幣貶值則對外投資的回報率上升,但這只是虛財現象,也不會吸引資本回流。三是貶值會促使國內資金外流,國內投資減少,實際便是除了現有出口企業受益,只會是促成經濟的金融化和外流,一如日本在九十年代以來的情況。

作為國際貨幣,人民幣匯率還要有超越國境的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