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之觸動,令流浪的八十後心有所掛。「旅人」Sonya決心用一生環遊世界,但於○九年到訪內地四川痲瘋病康復村後,體驗到農村的荒涼,令四出奔走尋夢的她,最後辭去工作與村民一同生活,更創立非牟利機構為村民建屋,又協助他們謀生。
「好記得第一次入條村嘅時候,足足行咗五個鐘頭山,而且仲要用溜索先入到村。」外向的Sonya最愛四出旅遊體驗,七年前到訪四川涼山州布拖縣阿布洛哈村,首次體驗全家人輪流穿一對鞋的窮鄉僻壤,剛畢業的她,滿腔熱血,立心「做啲實在嘅嘢」。
阿布洛哈村的第一代村民是因患上痲瘋病而被移居到這地,鄉村四面環山,遙望雲南,彝族村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靠採蜂蜜來賣為收入來源。惟因交通不便,蜂蜜難以運到其他地方出售,加上「痲瘋病村」四個字,令蜂蜜難以賣上好價錢。
「我唔想直接去問佢哋想要咩,我想深入去了解佢哋嘅真正需要。」Sonya離開涼山後,返港後曾當記者、公關、空姐等,卻不時回涼山探訪,念念不忘當地的荒涼。至一三年,她毅然辭去工作,回涼山居住了一個月,與村民一同過着沒水沒電的原始生活,深入了解他們。
回來後,她成立了非牟利機構 「i-Action」,透過朋友的善款以及公開演講籌款,為當地興建圖書館、學校飯堂及廚房;去年年底,又為涼山發展蜂蜜公平貿易計劃,把蜂蜜轉售到香港,協助當地村民自力更生。
「好多朋友都笑我話i-Action個『i 』 咪即係我囉。」Sonya認為,能夠在有氣有力的時候,去幫助有需要的人是一種福氣,所以她為涼山到處奔波,三年來來回涼山十多次,要為村民「行動」(Action),更希望不但「i」,而是更多人一起參與。
「這些年,少了我,涼山依舊是涼山;但少了涼山,我的生命已不再一樣。」視涼山為家的她在網站中坦承涼山改變其生命;但不變的是任性的性格。無論香港還是涼山的家,均未能留住她的腳步。去年她花一年時間出走,往世界各地流浪,了解人間疾苦,「我想一世任性,行自己想行嘅路。」
圖:甘偉倫
文:湯庸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