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高脂快餐 壞膽固醇超標

都市人飲食不節制,壞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隨時超標,增患心血管疾病風險。有病人無理會壞膽固醇時高時低,直至其中一條心血管栓塞近九成需要「通波仔」。病人之後按時服藥,更戒掉吃煎炸、肥膩食物壞習慣,成功控制膽固醇水平。心臟專科醫生提醒市民要定期檢查膽固醇水平,三十歲以上最少每三年驗一次。

人體需要膽固醇維持正常機能,但都市人飲食西化,嗜吃高脂快餐,血液中壞膽固醇不知不覺過多,增加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冠心病、心肌梗塞等。五十五歲劉先生稱︰「以前壞膽固醇水平時高時低,最差時達4mmol/L。超標時會戒口,但好快故態復萌。」他兩年前感到「心跳得好大力」,檢查後發現四條心血管栓塞,其中一條栓塞程度達八、九成,需要「通波仔」。

患者需嚴控飲食及按時服藥

劉先生形容出事前飲食毫不節制,現在除按時食藥外,更嚴格控制飲食,戒吃煎炸、肥膩食物,甚至用熱水隔油,花了一年時間終成功將壞膽固醇降至1mmol/L。

私人執業心臟科專科醫生李樹堅說,高膽固醇症沒有明顯徵狀,體形肥或瘦的人均可能超標。歐洲最新治療指引按患者風險組別,訂立控制壞膽固醇目標。低至中風險組應控制在3mmol/L以下。高風險組即有單一高危因素者,如總膽固醇高於8mmol/L,應控制至少於2.6mmol/L;或若壞膽固醇水平介乎2.6至5.2mmol/L,壞膽固醇至少要降低一半。非常高風險組如曾患心血管疾病,應控制少於1.8mmol/L;或若壞膽固醇水平介乎1.8至3.5mmol/L,至少要降低百分之五十。

日做30分鐘運動 定期驗身

李樹堅提醒患者要調節生活習慣,包括多吃蔬果、豆類、果仁、全麥穀類及魚類,避免進食含豐富反式脂肪或飽和脂肪的食物,如肥牛、加工肉類、牛油等,以及每日至少做卅分鐘運動,並要戒煙。市民應定期檢查膽固醇水平,卅歲以上最少每三年驗一次,四十歲以上至少每兩年一次,五十歲以上更要每年一次。若有家族史或其他高風險因素,最好二十歲開始檢查,其後每隔四至六年再覆驗。

記者曾愷欣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