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東網看大陸新聞,見內地高考結束後,多個省市「狀元」紛紛拍賣「狀元筆記」,一家拍賣平台將六名省級高考狀元的筆記集中拍賣,其中河北省文科狀元、已被清華大學錄取的袁嘉瑋,他的兩本地理筆記成功拍賣出一千元人民幣,而貴州文科狀元林中文,其筆記拍賣出三千元。
狀元拍賣筆記引來熱議,有人質疑利用狀元榮譽賺錢做法不妥;有人認為太貴,批評狀元「想錢想瘋了」;更有網民將狀元「起底」。據云有三位狀元不堪壓力,選擇提前終止拍賣。老朽覺得拍賣筆記與拍賣舊書沒甚麼分別,讀書人「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如今狀元拍賣自己的筆記,貨與有需要的應考生,一家便宜兩家着,並不值得苛責。
問題是讀書做學問,筆記應該自己做,真正的知識在於從自身出發獲得的可與外界友好溝通的經驗。有學者指出,有效的知識是自切膚之痛開始,一直到觸及靈魂的訊息、情感、意志,只有這樣的知識才能營養我們的身心,才能推己及人,才能確定我們在這個大千世界中的坐標、方向和目的,才是真知。現在的年輕人要的是「真銀」,而且要搵快錢,都沒有耐性好好的唸書、思考、做筆記。大家都急功近利,教育只會倒退,文化也難以發揚。大家看到,這麼多年來,內地高等教育實質是倒退的,中國的博士論文多則多矣,可是含金量差勁,平均分只有美國的十分之一。一個迷信狀元筆記的校園文化,永遠出不了一流的創意人才。
梁啟超於一九○二年創辦《新民叢報》,就是要匡時濟世,「喚醒國魂,改造中國」,他指出,未有其民愚陋、怯弱、渙散、混濁而國猶能立者。大學生要有獨立思考,做學問靠的是篤學好思,有懷疑精神和分辨能力,讀書更應獨闢蹊徑,不應人云亦云。梁啟超的「新民說」,今天的大學生應該惡補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