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橋旅檢樓天幕 預製件裝嵌

【記者劉偉權報道】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工程屢爆超支延誤及人工島飄移等醜聞,為趕工追回進度,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的旅檢大樓天幕將罕有地採用巨型預製組件方式建造,每件重達六百多噸的天幕組件將預先裝上面板、天窗及照明系統等,務求達成二○一七年年底前完工的目標。有工程專家估計承建商是因時間緊迫而採用預製組件方式建造天幕,但大型組件在運送期間損毀的風險甚大,裝嵌的精準度亦要求極高,稍有差池隨時得不償失。

香港口岸人工島的建造海堤及填沙工作已接近完成,島上最大型建築物、樓面面積達九萬多平方米的旅檢大樓,正進行樁帽、地庫及地面樓層工程。路政署指,該大樓的樓頂是呈波浪形設計的天幕,儼如延綿起伏的海浪,配合人工島四面環海的自然景致。天幕又以樹形結構承托,減少室內結構支柱,加闊了大樓內出入境大堂的空間感。

本港首次 最大組件重670噸

大樓天幕更採取了嶄新的巨型預製組件方式建造,該施工方式常見於橋樑工程,應用於天幕工程則較為罕見。有別於一般的預製組件,天幕的預製組件不但包含鋼結構支架,各類屋宇裝配如鋁質面板、天窗、排煙口、假天花板、排水及照明系統等,均會預先安裝在組件上,故每件天幕預製組件均極具分量,最大最重的組件長約六十米、闊廿五米,重達六百七十多噸。

路政署表示,天幕大部分工序均於預製工場內完成,有助加快大樓的施工進度及減少高空工作的危險。而運送及安裝如此大型的預製組件,在本港屬首次,再加上機場的施工高度限制,工程團隊要採用橫向推進的方法,以四組自動滾輪式板車及橫向的液壓千斤頂運送預製組件到樓頂位置,然後有如砌積木般將組件逐件拼合。

除旅檢大樓趕工興建外,大橋香港接線於觀景山、機場路及新填海區的隧道挖掘及建造工程已展開;而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南面連接路的海上高架道路樁帽建造工程亦已大致完成,正進行海上及陸上高架道路橋墩及橋面的建造工程,並安裝預製橋面組件。北面連接路的隧道北面出入口鑽挖工程同樣完工,正以隧道鑽挖機進行海床下的鑽挖工作。

運送過程或損毀 修復耗時

土力工程處前處長陳健碩估計政府要追趕進度,故選用又快又經濟的方式興建天幕,而預製組件較現場施工更易控制品質,「整好晒成個架,可以檢查清楚有無問題先裝上去,好過工人爬上去做,發現有問題要改動都好難」。但他指預製組件大部分在內地或偏遠地方製造,運送過程可能令組件損毀,需時修復反會影響工程進度。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