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港府暴殄天物 保育葉公好龍

隨着社會保育意識高漲,港府不得不跟隨潮流,動輒把保育掛在口邊。諷刺的是,當局不僅沒有通盤保育政策和完善賠償機制,甚至有心人欲捐出文物公諸同好,也被港府百般刁難。港府到底是真保育還是真做騷,不言自明。

棄如敝屣 糟蹋文物

眾所周知,港府附庸風雅,口口聲聲要將香港打造為文化樞紐,說得無比動聽,可惜現實卻是另一回事。收藏家黃嘉謀夫婦在西貢蠔涌的紅磚屋珍藏逾百件古董,大部分來自上世紀三十年代建成、赫赫有名的余仁生家族古堡「余園」,其中有自古堡拆下的彩繪玻璃、古代武士盔甲,以及收藏自歐洲十八世紀的時鐘等,彌足珍貴。至於紅磚屋本身亦相當有代表性,是八、九十年代港產片及MV熱門拍攝地,四大天王都曾留下腳印,見證本港娛樂事業興衰。

黃氏夫婦一直有意將珍藏公諸同好,只是苦無機會,直到六年前港府擴建西貢公路,刊憲徵用有關土地,跟當局商討善後安排期間,他們要求另覓地方興建博物館,當局亦表現積極,曾建議多個可行地點。只是萬沒料到的是,原來當局為求順利收地才有求必應,過了海就是神仙,興建博物館一事隨着成功收地再也沒有下文,日前更撕破臉皮迫令黃氏夫婦本月底前遷走文物,連寬限通融也拒絕,目前部分文物已因趕時間搬遷而損毀。

今次事件足證港府對保育之偽善。當局斥巨資興建西九文化區,揚言建造一個堪比西班牙畢爾巴鄂、法國龐比度的世界級文化中心,如今有心人欲捐出極具價值的珍藏文物,當局棄如敝屣,反而花費不菲向外國購入次貨藏品卻甘之如飴,簡直諷刺,難道外國的月亮特別圓?

港府保育得把口,上述事件只是冰山一角,粗暴「侵吞」私人土地產權同樣激起極大民怨。規劃署擬將西貢北潭路下洋村對開的私人農地劃入保育地帶,由於事前全無諮詢,結果遭到西貢北高塘四條村的村民激烈反對。多個村代表日前在西貢高塘下洋村進行清除野草雜樹行動,抗議政府自把自為將五十四幅土地納入綠化地帶或保育地區,限制村民建屋發展。

粗暴收地 爭議不絕

有關土地毗鄰郊野公園,保育無可厚非,問題是,土地是村民的私人財產,建屋也好,出售也罷,都是他們應有的權利。正如村民所說,港府一聲令下便限制發展,沒有任何賠償,變相侵犯私人財產,怎能不令人反感?香港是資本主義社會,私人財產必須得到保護,港府一味「大石壓死蟹」,以粗暴方法處理保育問題,怎能不事倍功半?

類似糾紛已非首次,年前西貢西灣村村民不滿港府將大浪西灣納入郊野公園範圍,發起「封村」行動抗議;接着又有大嶼山牛牯塱、白芒及大蠔村民以挖泥機及鋤頭將紅樹林連根拔起,抗議當局將大蠔河附近一帶劃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早前則輪到沙頭角村民封村抗議城規會將谷埔、鳳坑及榕樹凹二十三公頃土地劃作自然保育區。同樣問題亦發生在保育歷史建築物上,當局將全港一千多幢歷史建築物列入名冊,當中七成屬私人業權,卻一直沒有配套措施配合,結果不斷激起爭議,在無法提供足夠誘因鼓勵業主保存舊建築的情況下,不但達不到保育效果,反而往往加速古蹟消失,何東花園就是典型例子。

說到底,保育和發展並非不能並存,自然生態和私人產業也非對立,關鍵在於當局有否承擔。可惜港府眼高手低,自相矛盾,一直迴避制訂賠償等相關措施,甚至連有心人的好意都諸多阻撓,白白糟蹋。港府保育一事無成,歷史文物屢屢不保,豈是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