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灣一幢工廈日前的三級火,又再揭示另一工廈隱患「工廈劏房」。住在工廈劏房的人數創新高,關注團體估計約有一萬二千人。本報記者巡視部分工廈,發現有工廈單位被劏成多個違法劏房,以月租三至五千元出租,出租者還向扮有意租房的記者游說:「有租要趁手。」惟不少工廈消防設施差,如通道狹窄及滅火筒過期等。一名在工廈劏房居住五年的長者坦言,由於只靠綜援生活,公屋申請又遲遲未批,只有繼續棲身工廈,一旦發生火警,只有聽天由命。有立法會議員直指,工廈劏房問題源於公屋供應不足,政府務必加快興建公屋及嚴格執法,才可有效解決問題。
「為咗有一個容身地方,我別無選擇,明知道住工廈劏房係違法,但有頭髮邊個想做瘌痢吖?發生火警時,只有聽天由命。」現年七十七歲,輪候公屋至今逾五年的沈伯,與女兒居住在工廈劏房五年,單位面積約二百平方呎,「工廈劏房月租只需三千蚊,較私人住宅套房價錢平約一半。」
他身體欠佳,加上長年要「出入」醫院,無法工作,每月領三千多元的綜援,加上女兒收入微薄,平日每餐只能用十元買餸,「除咗個三百幾蚊嘅電飯煲係自己買之外,全屋傢俬及電器等靠鄰居捐贈。喺夏天期間,即使晚上,單位也有攝氏三十幾度,為慳電費,我連風扇都唔開,赤膊上身瞓覺,日間太熱,惟有到商場涼冷氣。」沈伯無奈說:「如果可以上樓,就可以減輕租屋開支。」
該個工廈單位,共有八個劏房,「大門口」以寫字樓作掩飾,從外面實難察覺,但消防設施差,如在大門假天花,藏了一堆雜亂的電線;牆上的火警警報器亦已掉落在地上。此外,記者巡查在荃灣一幢工廈劏房後樓梯,也發現有滅火筒疑過期,最近一次檢查日期是一三年八月;而在大角咀,一幢工廈天台僭建多個單位,有人租作貨倉,租戶黃先生指,「開得夜都會喺度瞓」,但單位外走廊狹窄,只有一米闊,除放置雜物外,還有滿載煙蒂的煙灰缸。
「工廈劏房住客創新高!」社區組織協會社區組織幹事施麗珊指出,面對市面樓價及租金高企,估計全港工廈劏房住客,現已增至約一萬二千人,約五千戶,而在一四年則只有約一萬人,約四千戶。「劏房住客大多係輪候上公屋嘅草根階層,工廈主要分布喺觀塘、大角咀、葵涌及荃灣等地區。」
全港多個工廠區都有劏房出租,記者扮有意租房人士,成功接觸荃灣一間出租工廈劏房的女負責人,她帶記者參觀一個保安嚴密的劏房,門外有閉路電視,需拍卡開門,儼如私人住宅。該單位被劏成十二間劏房,每間面積約二百平方呎,月租約四千八百元,部分被用作旅遊公司,也有被用作貨倉,「劏房入面有獨立廁所,又有冷氣,如果你入住,裝多個熱水爐就搞掂。」
她亦推介另一間面積相若的工廈劏房,以木板間成,無獨立套廁,單位一開九間劏房,月租四千元。「呢棟工廈好受歡迎,價錢相宜,買張梳化返嚟就瞓得,仲有窗口,食煙都方便啲。」記者以需再考慮為由離開,一小時後接到她的來電,強調該層劏房只餘最後一伙,她又說:「有租就趁手。」
屋宇署發言人指署方沒有全港工廈用作居住用途及劏房的統計數字。但由一二年至一六年五月底,共巡查九十九幢工廈,發出一百三十一張清拆令及中止更改用途命令。立法會議員黃國健坦言,工廈劏房問題根源是公營房屋供應長期不足,「工廈唔係一個適合住人嘅地方,政府應該一邊加強取締工廈劏房,一邊加快興建公營房屋,咁先可以根治問題。」
圖/文:專案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