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風波:打卡文化氾濫成災

迷你倉大火,高級消防隊長不幸英勇殉職,為了救人犧牲,無話可說,但僅為捍衞他人的財物──不管對當事人來說多麼珍貴、多麼具紀念價值,說到底也是「身外物」而已,如確定無市民被困,是否值得消防員如此「搏命」?市民的生命財產可貴,消防員的生命財產難道就不可貴?看來現場指揮確有可檢討之處。

有迷你倉租戶揚言將向有關方面索償,但亦異口同聲向救火英雄(是「救火」而非「救人」英雄,諷刺復可哀)致敬,這是人性之常,也是同理心的表現。相較之下,有政客到現場「拍照留念」,唯恐別人不知道,還上載社交網站「打卡」,那副氣定神閒的表情,就顯得太不近人情了。

大概自從臉書等社交網站流行開始,「打卡」這玩意就開始流行起來。說來有趣,返工「打卡」報到,以防員工遲到早退,站在員工的角度,或多或少帶有強迫性,網上「打卡」則不然,出發去旅行機場登機顯示牌打卡,甚至不慎弄傷臉部也照打不誤,或許這就是所謂「分享文化」──可是說來奇怪,既然那麼愛「分享」,為甚麼不乾脆出機票錢邀請網友一同旅行呢?

不管怎麼說,既然打得卡,必然認為所處之地、所行之事有值得分享之處,至少其他人是「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的。有涉事地區人士辯稱,一般區議員都會到出事現場,形容那是「慣性動作」。博表現機會多的是,何必專挑這個風頭火勢埋手,徒惹「抽水」之譏?都說科技愈進步,人類愈反智,這些地區工作者年紀不輕,當中更有人是區議員,適當時候適當地點做適當事情,如此簡單的道理也不懂,夫復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