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蔭權遺禍 港住屋問題惡化

安居樂業是民生第一要務,但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最新「香港社會發展指數」卻顯示,過去幾年本港社會雖有穩定發展,但「房屋分類指數」卻嚴重倒退,指數更由一二年的負一百零六分,急速下跌至一四年的負二百三十八分,低分更創指數公布以來的紀錄。社聯批評上屆曾蔭權政府在房屋政策表現差強人意,沒有做好土地政策,致建屋量長期維持低水平,現屆政府亦未能撥亂反正、每況愈下,擔心房屋問題勢令本港貧窮問題惡化。

社聯每兩年公布一次「香港社會發展指數」,日前公布的最新一期指數分析了一二年至一四年的本港社會發展情況,結果顯示,整體發展指數為二百零五,較一二年的一百九十六,增加了百分之四點六。指數由四十七項指標組成,涵蓋十四個範疇,但房屋分類、環境質素和衞生健康的指數均錄得負增長。

公屋輪候人數增逾三成

「房屋分類指數」倒退情況最嚴重,由一二年的負一百零六分,急速下跌至一四年的負二百三十八分,可算極速惡化,結果更是二○○○年公布指數以來的新低。社聯總主任(社會發展)黃子瑋指出,主要原因是公屋輪候人數在一二至一四年間增加逾三成,平均須輪候超過三年方獲派公屋,而一四年住屋開支佔住戶總開支的百分比達三成三,反映市民住屋負擔日益沉重。

另外,社聯亦分析了婦女、低收入人士、兒童、青年及長者五個群組的發展,其中低收入人士是唯一出現倒退的群組,由一二年的負十,進一步跌至一四年的負十九,原因是實質工資指數下跌和露宿者人數增加;而一二年每十萬名人口中,露宿者人數為七點八,一四年則增至十點九。

倡檢討綜援下租金安排

社聯業務總監黃健偉直言,房屋問題是上屆曾蔭權政府遺留的問題,並直斥曾蔭權政府在房屋政策表現差強人意,沒有做好土地政策。雖然現屆政府將房屋及貧窮問題視為施政重點,增加房屋供應量,但至今表現並不理想,形容情況是「交白卷、甚至負分」,與市民的期望出現落差,黃預計未來「房屋分類指數」的情況或會更差。

黃健偉建議當局除繼續增加公屋供應量外,亦應推出其他短、中期措施,包括檢討綜援下租金安排,利用市區非住宅用地提供臨時過渡性住房,以減輕市民住屋開支負擔。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