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公屋平均等四年

輪候公屋人數持續不下,令輪候時間愈來愈長,房屋委員會最新公布的公屋平均輪候時間為延長至三點九年,大幅偏離平均輪候三年的目標,而申請數目則維持逾廿八萬宗。公屋團體批評政府「三年上樓」目標已淪為笑柄,擔心十年建屋目標最終也未能兌現,如同當年「八萬五」建屋目標一樣無疾而終。

房委會昨公布,在今年三月底約有十五萬零五百宗一般公屋申請,比起對上一次公布的數字,在去年十二月底的十四萬七千宗,略為上升。而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則有十三萬四千三百宗,少於去年底的十四萬三千七百宗,因房委會早前刪除了沒有回覆審核的申請人。整體輪候個案亦由廿九萬七百宗減至廿八萬四千八百宗。但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則由三點七年延長到三點九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亦由二點一年延至二點三年。

房策重中之重 十分諷刺

公屋聯會主席王坤說:「數字反映出房委會早前清除單身人士輪候冊的水分,對於加快輪候時間,於事無補,只是做靚盤數。」王坤又批評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早前辯稱,平均輪候時間三年是長遠目標的說法「搵笨」,指目標已淪為笑話,與政府指房屋政策是重中之重相違背,十分諷刺。他認為政府要交代,何時才能做到平均輪候時間三年上樓。

十年建屋目標 恐難兌現

王坤又形容:「房委會插針式起一兩幢公屋,與社區爭資源,令社區人士反感;面對龐大公屋需求,連杯水車薪也談不上,只是滴水車薪。」他擔心十年建屋目標最終也未能兌現,如同「八萬五」建屋目標般消失;促請政府加快新界東北及洪水橋等發展,以及加快舊邨重建步伐,才可以提供大量公屋單位。

房屋委員會表示,其宗旨是為沒有能力租住私人樓宇的低收入家庭提供公屋,並以一般申請者(即家庭和長者一人申請者)平均約三年獲首次編配單位為目標。平均輪候時間為約三年的目標,並不適用於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者。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