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中泰鐵路起波瀾

中國在泰國興建鐵路,去年底啟動,可在具體方案方面兩國爭執不已。泰國認為這條鐵路不僅在泰國境內,且連接中國與老撾的鐵路,上接昆明,是泛亞鐵路的組成,絕對有利中國在西南出國出海,因而希望中國多些照顧。而中方似乎還是在談判中爭取較大的利益,其中關鍵的是貸款條件,中國的立場是利率由百分之二點五減至百分之二,與中老鐵路貸款條件相若。但在東南亞,日本的國際協力機構的利率是百分之零點○一,兩者相比,中國的利率顯得商業化而非國際援助性質。

結果是泰國政府宣布不與中國聯營,只用中國技術和工程師,由泰國企業包工。兩條鐵路減半,不通邊境,即不與中老鐵路連接,貸款不靠中國,另籌,其中便留下日本低息貸款介入的機會。這樣的決定明顯是與中國對着幹,背後是泰國的企業利益,網上網下民意,當然還有日本。中國怎辦?本來軍政府上台已扭轉民選政府偏於日本的情況,可惜中國錯失時機,沒有做民間工作,只與上層及寡頭企業集團打交道,犯上美國以往的失誤。百分之二的貸款利率得失了泰國朝野,導致今天的困局。這是中國對外政策多年失誤累積下來的困難。

改變不易,首要還是把貸款利率降低,視作國際援助,堅持通往邊境,連接中老鐵路。其次是分化泰國反對勢力,一是吸納泰國企業作為合作夥伴;二是努力做公關公益工作,改變中國在泰國的形象。此外,還需加快中緬鐵路談判進程,以此減低泰國鐵路的戰略重要性,形成競爭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