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捭闔:繁體字與簡體字

筆者治學中文的經驗,是先精通繁體字,再習簡體字。從個人經歷來說,懂了繁體字再認識簡體字,就是一兩個月的工夫。所以無論從文化傳承、學習難度還是大腦開發(方塊字就像圖畫,有研究說從更複雜的圖像學起能夠讓小孩子更加聰明),我都堅持以學好繁體字為根基。可是,這不應該是妨礙我們學習運用簡體字的理由。更甚者,在近日關於簡體字的爭論當中,一些理應具有高文化水平的社會名人,竟依據有人評論簡體字是「殘體字」,便說簡體字欠缺完整和有所殘缺。這種對中文字演進不認知而妄作的討論,對社會大眾認識問題並無裨益。

今天流行使用的簡體字,大約百分之八十是從歷代草書挑選而來。簡體字的主要參考,來自王羲之的《正草十七帖》,也有部分是從宋徽宗的行草《千字文》「天地玄黃,宇宙洪荒」中衍生。部分簡體字更直接源於古字,例如「眾」字,簡體寫法是「众」,來源於甲骨文的原始寫法。《周語》中便有「人三為眾」之說,即三個人疊在一起。《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序》寫下「三人為眾」,更成為了今天的四字成語。另外,也有一些簡體字具有直接的形象化表達,例如「塵」字,簡體寫法是「尘」,「小土」不正就是塵的物理形象嗎?

簡體字在當代首次正統化,始於一九三五年民國政府發行的《第一批簡體字列表》。至於現在官方認可的五百一十七個簡體字,則來源於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從一九五六年開始分四次發布的列表。

明天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