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語廣播:「殭屍企業」面臨末日

中央提出今年五大任務,是要「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其實涉及到結構性的大調整。

經歷數年增長放緩後,今年有關改革能否有成效,不僅關乎保住百分之六點五的增長底線,也涉及到「十三五」規劃的成敗。

五大任務中,以「積極穩妥化解產能過剩」列為今年的首要任務,絕非無因。眾所周知,內地的鋼鐵、水泥、煤礦、石化、玻璃等產業,經歷了多輪的產能擴張,都出現了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因而衍生出不少「殭屍企業」,成為啃食國家經濟的「寄生蟲」。

所謂「殭屍企業」,是指那些連年虧損、資不抵債的國營企業,它們已經喪失自我修復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主要依賴政府補貼、銀行續貸等非市場因素生存。此類企業如任其繼續存在,國家經濟便無法健康發展,所以中央下決心把持續虧損三年以上、不符合結構調整的「殭屍企業」進行清理。

前日,人行、發改委、財政部、商務部等八部委便聯合發布《關於金融支持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若干意見》,推出十六項具體舉措,促金融撐工業,為有活力的工廠企業升級轉型創造空間,配合中央的「供給側」改革政策;該文件同時提到,對「殭屍企業」堅決斷奶,可見「殭屍企業」末日已到。不過,企業關閉必然涉及到大量員工下崗問題,故須小心處理,避免引起社會過大的動盪。為此,國務院已打算撥三百億元作為首期專項資金,用於下崗社保安置,把這些經濟「寄生蟲」杜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