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張國華近日在報章撰文,提到香港在政治上的第三道路。他指出,在建制與泛民之間,永遠有一批兩者皆不是的市民;即是說,總有一批市民不會把自己歸類為建制或泛民。從過往的一些民調顯示,約有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四十的受訪者說明自己並不傾向建制或泛民。因此,憑此判斷,香港選民有一定空間,選出建制或泛民之外的第三種立法會議員,這有一定的客觀基礎。
張國華也提到香港的立法會選舉中,在支持政府的建制派與反對政府的泛民之間,究竟有否存在一個政治空間產生議員,現在還是未知之數。過去歷屆立法會選舉,雖然有一批獨立候選人參選,但都未成功當選;因此提倡「第三條路」的朋友,只倡議獨立人士並不足夠,他們在政治定位上,必須同時令泛民陣營中覺得泛民太反政府的部分選民,與建制陣營中覺得建制太親政府的部分選民,同時投向這條路線,才有成功機會。
筆者非常同意張國華的分析,問題是如何動員這股政治力量。今日走第三路線的朋友,正努力透過政策倡議及參與選舉去表述中間路線的定位。基本的論述是:泛民「無得傾」,建制「唔使傾」,中間路線是「願意傾」,講道理,找答案。
中間路線是走一步得一步,不會同歸於盡。以退休保障為例,泛民只接受不分貧富的全民退保,不然就拉倒,結果沒有一位長者能受惠,建制怎麼樣都會支持政府的方案。中間路線是在政府方案上,爭取改善,令愈多長者能受惠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