嫻話家常:那筆追了幾十年的數

失望了一天,接着勞氣了一日,來到台灣,見到不少港人,大家都關心台灣的情況。不過,大部分人縱然身不在港,但仍頗關心香港的事。街上見到年輕人問到:為何來了台灣而不在港「追數」,那筆勞工的數?年輕人對勞工事如此上心,本來值得高興,但想深一層又笑不出來。因為如果要追數就要留港,恐怕各黨各派的勞工代表,單是退休保障那一筆數,已令大家過去三十多年好像在白做!

記得在港英年代,打工仔女的退休後生活保障比現在的更少,勞資的基礎只建立在一個「信」字之上:遇上老闆好的,那是前世積福;要是遇着無良老闆,則隨時潦倒餘生,很多打工仔女退休時生活即時陷入困境。

當年,我們感受到退休保障的重要,因此我跟多位前輩向各方學習和請教,撰寫出一份名為綜合退休保障的建議。那時我也有份在工會大會上介紹這份集勞、資、政府三方供款的退休保障計劃,是我們今天爭取全民退休保障的雛形。

轉瞬間數十年,很多當年的年輕人現在已經滿頭白髮,但仍就退休保障事宜在議會外竭力爭取,在議會之內則把握每個機會向官員發表意見,痛陳利害。他們都追數追了幾十年,追到今天這一個地步,大家由積極變成無奈,由無奈變成憤怒,直到今日,社會極端不滿!

大家都認為,如果到了今天,一個已討論成熟、在公眾已有基礎認知、且有實際社會需求的退休保障未能落實,或許現在就是放棄的時候了。就讓政府嘗一嘗那人人生活不穩、怨聲載道、社會動盪的時刻吧!既然大家無私的好意只換來官員冷漠的對待,那就讓他們、讓歷史來評論吧!我們這批爭取的人,心不死,志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