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梁振英明天便發表其上任後第四份施政報告,相信將談到未來一年本港經濟發展的思路。
筆者認為,特區政府未來施政,必須更加留意內地經濟形勢的變動。特別是內地經濟增長今年面臨很大壓力,改革料會加大力度,包括採取「供給側」刺激增長,香港需要如何應對,以及怎樣從中抓緊商機,希望報告之中有所提及。
當前,內地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對世界經濟影響舉足輕重,其產業需求和經濟動向,直接影響金融和期貨的行情。
最近A股市場觸發「熔斷機制」停市,美股指數波動,英、法、德等歐洲股市也下挫,不排除有互相影響的關係。
之前,內地靠「三駕馬車」帶動經濟增長的,分別為:投資、消費、出口,俗稱「需求側」。過去,內地民眾消費動力不夠,因而要刺激需求;現在內地民眾消費力愈來愈強,但供給的產品卻滿足不了民眾要求,以致很多消費「往外跑」,要留住消費,在供應方面便須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故此整個經濟策略由「需求側」向「供給側」轉變,順理成章。
作為內地對外的經貿橋樑,內地經濟有任何風吹草動,香港所受的影響和衝擊,必然比任何地方都大。內地經濟改革的動向,無疑將影響香港相關的各個行業,包括貿易、金融、航運、旅遊、專業服務等。不過,有關經濟結構的調整,也會帶來新的商機,關鍵是我們要能靈活應對和把握,尤其CEPA服貿新協議簽署後,香港服務業北上,可說佔了捷足先登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