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為甚麼質疑鄧亞萍當兼職教授

鄧亞萍被中國政法大學聘為兼職教授,本來就是很平常的事,可輪到鄧亞萍身上卻不平常起來。有人質疑中國政法大學的程序,有人質疑鄧亞萍的能力,有人質疑大學的節操,有人質疑鄧亞萍的專業德性。其實,這都不是主要的,但把不是主要的當成主要的,並不是人們看不到問題的實質,而是問題的實質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如果傳出來,質疑聲音就會因為「你懂的」原因而被沉降下來。

鳩佔鵲巢 擠佔資源

問題倒也有趣,中國政法大學很快回應民眾的質疑,教育部也對此事再一次回應。回應問題的核心就是,政法大學這樣做是對的,教育部對政法大學的做法是支持的。然而,校方和教育部對質疑的回應並沒有讓輿論平息,浪潮不降反升,原因在於人們對於大學這種做法早就不滿意了。這些年來的大學教育一直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些問題不但沒有解決,反而有擴大化的傾向。

大學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學術不自由,教授不能治校,有變成衙門的趨勢,大學行政化、官本位化嚴重,教授不安心治學,卻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如何當官上去。曾有報道說,一個大學的處長竟有四十多個教授競聘。同時,官員鳩佔鵲巢,擠佔教授的資源,爭當教授。官員教授成為大學教授的主流,工作在大學第一線的教授卻成了大學的支流。鄧亞萍當中國政法大學兼職教授,主因不是她的能力,而是她的官職。如果是因為能力,那些世界冠軍都可到大學當兼職教授。

鄧亞萍官職是人民日報社副秘書長。人們質疑,中國政法大學要她做兼職的背後,是否有官學勾結和利益輸送?站在人民日報社副秘書長的位置上,她說了一個違背常識的話:《人民日報》六十年來從來沒有撒過謊。實際上,《人民日報》說過謊,而且經常說謊。

大學行政化與官本位化必然與社會對接,其重要方式就是社會官員到大學當兼職教授,王立軍們就是對接的產物。王立軍們利用他們的資源與大學做交易、搞腐敗,大學的回報就是當兼職教授、博導。這首先讓那些在大學奮鬥一輩子的教師心裏十分不平衡,也嚴重侵犯教師利益。這些官員兼職教授無學術水平,濫竽充數,讓大學失去獨立品格與學術品位,也讓大學成為官員謀取利益的手段。

別人代教 坐享成果

無論哪所大學評教授,以下過程與環節必不可少:有CSSC、SSCII以上的論文若干,且有專著;教學工作量一年需要二、三百課時;指導本科生研究生論文;有系統時間給本科生上課;經過院校學術委員會評審過關。如果不是破格,評上教授大都需要十二年或以上。大學教授花了長時間才獲得的教授一職,放在官員兼職教授那裏也就是一瞬間的事。

如果兼職教授的官員有能力,完成論文與專著應該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給本科生、研究生上課,他們的工作性質決定了他們不可能如此,他們至多就是給大學做個報告,當中還有金錢回報,美其名曰課時費或講座費。他們也沒有系統時間給本科生、研究生指導論文,只能通過第一線教師代他們指導。

勞動是第一線教師的,成果卻是兼職教授的,馬克思講的資本家剝削工人也不過如此,如果說工人提供的主要是體力勞動,為兼職教授服務的一線教師付出的卻是體力與腦力的雙重勞動。

雖然一些一線教授早就斯文掃地,為官員兼職教授服務甚至成了其榮耀,而另一些教授則敢怒不敢言。就在這時,鄧亞萍出現了,人們終於找到發洩口。鄧亞萍也算是躺着中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