嫻話家常:政治污染成為藉口

以往中史科考試題目,問到有關各朝代的治亂興衰史,答案總離不開「勤政愛民」、「好大喜功」、「窮兵黷武」等。但今後學生或許有多一個「百搭」的選擇,就是「政治污染」!當一件好事,如果被一些政治人物以及整個政治氣氛影響而變成壞事,都可以當成「政治污染」;當一件壞事被擺上政治平台無限發大,令情況更糟糕,也可以說是「政治污染」。因此如果有人認為,港大事件、TSA事件等是被政治化,在某程度上我也不會反對。

然而,市建局管理層在「煥然壹居」事件上,繞過正常的會議程序,提高單身人士入息上限而受批評,如果有人說這種以事論事的批評以及傳媒的監察是「政治污染」,就是大錯特錯,更令人感覺是將本身的責任推卸。

事件曝光後,幾名身兼立法會議員的市建局非執行董事,聯手發出公開信,要求重新討論有關決定。這何止不是「政治污染」,更是拯救了市建局,以及被房屋問題困擾的政府。因為,當資助房屋的單身人士入息上限被移動,其他的資助房屋避無可避地需要作出跟進。此舉實有違資助房屋之原意,亦打亂了資助房屋分配的規律。假如,幾個非執董當日沒有對不合理的安排作出公開的勸告,而選擇唯唯諾諾讓這個奇怪的新安排出台,可以預計的,是為政府換來更多的不滿聲音!

在事件上,如果有人真的進行政治污染,又或者有心將事件政治化,絕對有條件以一浪接一浪的手段,讓事件到今天亦得不到平息。但坦白說,我見不到有這個情況,而事件在市建局作出改正後亦告一段落。因此,市建局實在沒有必要為掩飾本身決定之錯誤,又或者因本身如意算盤打不響,就指摘他人溫和而平實的行動是政治污染,這是欠缺道理和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