嫻話家常:二○一七言之尚早

一場中港足球賽,引來全城矚目,可說是盛事。但當球賽被套上政治後,旋即成為國際大事,更牽涉到菲律賓甚至羅馬尼亞等地,令人嘖嘖稱奇,甚至比原先的戲碼更好看。

當一方說身在馬尼拉,未能觀看球賽,已隨即被一句大膽的「希望香港隊打場好波」比下去。然而,一山還有一山高,估不到羅馬尼亞傳來一張照片,有人排除萬難,想方設法,以iPad看球賽支持香港隊,令不少港人非常佩服。有人用高下立見作比較,亦有人用膽量作比較,又有人以誰最有鬥心作評估……總之,羅馬尼亞一張照片,確實令不少香港人為之雀躍。

在現今的媒體,一張相的威力無疑非常大,但只要運用得宜,有時寥寥數字也有「秒殺」之效。就像創新及科技局通過後,特首宣布麻省理工(MIT)在港設立創新中心,更在禮賓府會見到訪的麻省理工學院校長,猶如為創科局助威。但當大家正為這項務實的功績下註腳時,一段網誌卻煞有介事地刊出,內容是談及麻省理工在港設立創新中心的主因,很大程度是靠一班校友穿針引線,而我們的財爺正是MIT的校友。

很多人將這種局面說成如諜影幢幢的電影般,有正派亦有反派。不過,在今天複雜的社會,誰可為正邪定分界?從正面看,有良性、公平的競爭,對香港人來說未必是壞事。

是團結一致,抑或是各有意志?二○一七年才知!二○一七年的事,現時是言之尚早,看似積極的,隨時只是煙幕;看似意興闌珊的,亦未必等於告老歸田。有街坊打趣地說,如果真的進入「大直路」,或許有人會更大膽地出招,反對MIT駐港,認為「『M』ade『I』n『T』aiwan」政治不正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