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懷念萬里喬石 厚古薄今有因

這個世界上,不但只是中國人有厚古薄今的傳統,但中國人的厚古薄今卻總是別有一番味道。近段,中共兩位都曾經擔任過人大委員長的元老,喬石和萬里先後去世,輿論反應較為強烈,也各有側重,不過,就共同點來說,卻是對當前的改革進程不滿意。

萬里享年九十九歲,喬石享年九十一歲,兩位老人都高壽。萬里沒有出任過政治局常委,喬石連任過兩屆,不過,萬里年長喬石八歲,他屬於中共三八式(指抗戰初期參加工作)幹部,喬石則屬於解放牌(指國共內戰初期參加工作)幹部。所以,這兩人其實分屬於兩個時代,中間還是隔有一定的代溝。

接力堅持改革開放

這兩人也都是鄧小平的愛將。相對而言,萬里的輝煌更多地書寫在改革開放前後,他以罕見的勇氣和意志,為中國農村改革創出了新路,也因此獲得了鄧小平的信賴。喬石則在一九八七年躋身政治局常委,他的穩重和忠誠,為鄧小平所看重。

儘管比鄧小平年輕了一輪,在一般人看來,萬里和鄧都屬於發動中國改革開放的一代人,當中,鄧是總設計師,萬里則一直被視為「改革四大金剛」之一。萬里的突出貢獻在於,他在一九七五年出任鐵道部長,力助鄧小平對中國經濟撥亂反正。而在他主政安徽後,在鄧的支持下,突破文革左傾思潮的禁錮,探索並試行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中國改革開放打開了突破口。而萬里為後人懷念的另一個重要理由,則是他對當年那場風波的態度。風波之時,萬里出訪在外,他發表談話肯定學生的行動是愛國之舉。此舉導致他非正常歸國,並事實上造成了隨後的靠邊站。

萬里的可貴,是他有着基於實事求是精神的無畏與堅持、開明與寬容。作為經歷過槍林彈雨的中共元老,他具有難得的開放型思維,包容不同認知行為方式;同時,他崇尚實事求是的馬列主義,又使他兼具了靈活的處事能力,和對於原則底線的信奉堅守。

僅靠摸石難再過河

相形之下,喬石留給後人的記憶,更多地則集中於他對中國民主法治建設的貢獻。

喬石在任委員長期間,主持審議並通過了一百多件法律和有關法律問題的決定草案,初步構建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框架,並通過修憲,以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確立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導地位。政治局常委兼任人大委員長,改革開放後始自喬石,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大過往橡皮圖章的形象。

喬石不被廣泛提起的另一貢獻是,鄧南巡期間他參加了珠海的軍方會議,在江澤民的常委班子中,他第一個呼應並支持加快改革開放的決策。關鍵時刻的旗幟鮮明,加重了喬石在中國改革開放史上的地位。明顯地,他是改革開放事業承先啟後的關鍵角色之一。

撫今追昔,令人感慨。追昔,追的是萬喬二人對改革開放的探索、堅持和傳承;撫今,則是在感慨大時代已去的同時,更感慨現在如萬里、喬石一類的人物鳳毛麟角。

改革開放,是中國崛起的根本。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改革開放早已進入深水區,僅靠摸着石頭無法過河,時代更需要具有大思維、大胸襟、大膽識的能員幹將,可惜的是,萬里喬石們俱往矣。

習李新政快近三年,三把火過後,近半年來新鮮勁已過,現在還看不出新政持續的方向和舉措,就本質來說,改革開放當前還是新瓶裝舊酒。萬里喬石非完人,懷念他們確是厚古,但落腳點卻在薄今。

時代呼喚新萬里、新喬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