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助抗類風濕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令患者關節疼痛難耐,運動意欲大減,但只要病人願踏出第一步,運動正是紓緩痛症「良方」。專科醫生表示,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因自身免疫系統失調,關節腫痛變形,發炎因子破壞血管,增加患心臟病風險。適量運動可令筋腱及血液循環改善,提升心肺功能。運動亦有助紓緩痛楚。

類風濕關節炎病人組織「毅希會」今年初訪問近二百七十三名患者,七成受訪者表示有運動,但每日運動者僅三成多。不少患者指,運動時遇到困難,包括因關節痛、關節變形、精神不振及病情反覆等因素限制運動。

不活動 肌肉筋腱或萎縮

風濕病科專科醫生郭文亮指出,類風濕關節炎引發持續炎症,導致患者的關節滑膜增生,更侵害軟骨及骨骼,以致患者或因痛症而不願運動。他提醒,若長期不活動,肌肉及筋腱或出現萎縮,關節承受的壓力更大,形成惡性循環。該病產生的發炎因子可令血管壁受損,令血液內膽固醇結構異常,增加患冠心病風險,運動正可減低風險。

因此,醫生會安排病情嚴重患者做拉筋、物理治療等。若病情相對受控,一般建議可做撞擊性較低運動,如游泳、太極等,但不鼓勵打拳擊、打籃球和滑雪。郭文亮表示,部分患者誤以為關節痛不應「濕水」,否則病情加劇。但他強調,水療具紓緩痛症效果,有益身心。

日行萬步「關節靈活咗」

毅希會主席、患病多年的紀永樂稱,以往因痛症困擾而較少運動,近四個月開始每日步行一萬步,痛楚明顯紓緩,服藥量更由一日一次變一星期一次,「關節冇咁僵硬,靈活咗!」

五十九歲李女士約兩年前確診類風濕關節炎,「痛到唔想郁,要拎拐杖行。」她接受藥物及生物製劑治療,病情現已受控。她坦言腳部仍繃緊無力,但自從每日踩單車,活動能力好轉,現可踩單車上班,放工更打理家務,心情輕鬆不少。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