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語廣播:「三無銀行」正逐漸成型

互聯網金融近年發展得如火如荼,筆者日前和廠商會同事應邀與中銀高層會面交流,話題離不開銀行服務,大家對將來可能異軍突起的「互聯網銀行」都甚關注。

這種「沒有網點、沒有櫃枱、沒有現金往來」的互聯網金融服務,被稱為「三無銀行」,相信對傳統銀行業會帶來不少衝擊。

其實,金融業一直以來都伴隨着科技發展,不斷電子化和自動化。從早期的自動提款機、電話銀行,到八達通付款、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和二維碼支付等等,都顯示金融和科技結合的進步。

近年,內地開始試營的「互聯網銀行」,李克強總理今年初在深圳考察騰訊主導的微眾銀行,便曾親自見證內地首家開業的互聯網民營銀行完成第一筆放貸業務。這種「三無銀行」的貸款業務,是通過攝像鏡頭對客戶「刷臉」,進行人臉特徵識別和身份認證,然後接入人民銀行的系統,讀取該客戶及相關的資料等,對客戶進行信用評估,獲通過後便可辦理各類業務。

相比於傳統銀行,「互聯網銀行」有很多創新之處,「以信用作擔保,用資料防風險」,整個服務依託網絡平台,降低大量經營成本,而且業務操作方便快捷。當然,如何監管還需要逐步完善,但其發展勢頭正在逐漸成型。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又是內地和國際接軌的橋樑,應密切關注內地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趨勢。

現在網絡購物和付款逐漸普及,互聯網金融業務涉及面愈來愈大,香港傳統銀行業亦須與時俱進,及早探討今後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