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隨着各方看淡政改前景,政治勢力紛紛研議後政改的路向。負責政改事宜的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按計劃繼續約晤泛民黨派,惟調子已經微調,由極力游說支持政改,轉至後政改宜聚焦解決連串緊迫的民生事項,要從政治泥淖中抽身,好好運用本屆政府餘下的兩年時間。

林鄭在與學者及政黨領袖會面的過程中,多次提及未來重啟「政改五部曲」要看當屆政府是否有足夠政治能量,否則最終還是會不了了之,甚至在反對勢力激烈抗爭之中,再一次撕裂社會,蹉跎歲月,是智者所不為也。從政治現實的層次考量,重啟政改除需考慮特區的政治條件之外,更需了解中央運作的實際情況,才能明白為何早前領導人強調二○一七年實現普選「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估計下次最接近的日期,將是二○二七年、距今十二年之後的事了!

此話怎說?表面看,最快五年後,即二○二二年是一次機會,但早前京官已明言,人大「八三一框架」未經實踐與積累經驗,未來中央不會輕言放棄,可以預見為免再次誘發激烈對抗,特區政府及中央均無意在五年內重啟政改。何況二○二二年恰逢中央大換班,第五代領導不會越俎代庖,為下一代制訂遊戲規則,這應是基本常識。等到第六代權力得到鞏固,需時起碼二至三年,才會重新考慮香港的政治實況,是否具備重啟政改的條件。那就是說,二○二七年是最早的日期。所以重啟政改豈止特區政府是否具備政治能量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