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虎嘯:又要硬鬥又誰都不怕誰

今次政改,從一開始,朝廷和反對派之間就極不信任,甚至相互充滿敵意,全都擺出強硬到底、鬥爭到底的架勢。然而,不信任只能「換來」更大的不信任,敵意只能激發更深的敵意,鬥爭只能愈鬥愈激,強硬只能愈硬愈僵。雙方都封死了對方的前路和自己的後路。

政改一開始,雙方幾乎同時亮劍。朝廷直言不諱,政改必須篩選,「反對中央的人不能當特首」,「必須保證愛國愛港陣營長期執政」。反對派則聲稱要組織大規模的「佔領中環」,要「公民抗命」,打破朝廷的「篩選」,「爭取真普選」。雙方之所以一開始就極不信任,充滿敵意、要鬥爭到底,是因為朝廷根據「回歸以來香港政改經驗」,發現反對派從來就是「蹬鼻子上臉」,得寸進尺,欲壑難填,以為朝廷怕了他們。只要「一哭二鬧三上吊」,朝廷就會讓步,否則香江會大亂,香江府衙難以管治。反對派這樣鬧下去,朝廷會想何時有完?何時到頭?自己將愈來愈被動。

反對派則執迷於「民主普選是靠自己爭取而來」的,以為自己「天下無敵」,只要堅持鬥爭,就能最後勝利。更重要的是他們生活在「一國兩制」的環境下,和朝廷對着幹,「爭取民主」,和香江府衙「搗亂」,基本上沒有甚麼風險,更不會「拋頭顱、灑熱血」、「把牢底坐穿」,因此他們「英勇得很」,「無所畏懼」。

朝廷對他們的鬥爭,「手段和威懾」十分有限,反對派對朝廷的鬥爭,當然也傷不到根本,最多是添堵添亂,加上香港的價值早已大大下降,朝廷已不會「投鼠忌器」,於是這些年真的誰也不怕誰,那就不妨放開手腳盡情表現自己的強硬也。

政治鬥爭大概只有在兩種情況下雙方或一方會有所顧忌而回到妥協之路,一是雙方有共同利益,不想攬住一起死;二是一方知道自己輸不起,對方真下狠手,自己就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