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人員粗心大意陋習改不了!醫院管理局最新一期《風險通報》揭發公立醫院去年第四季發生九宗嚴重醫療事故,有直腸癌病人的電療治療紀錄與另一名病人調亂,職員進行療程前只核對病人文件上資料,沒有查看電腦紀錄,直至電療完成後才發現「電錯」人,即時為病人「補電」。有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形容事故罕見,需要深入調查錯誤源頭,了解有否其他同類事件。
《風險通報》揭發去年第四季公院發生九宗嚴重醫療事故,包括兩宗在錯誤位置進行治療,六宗在病人體內遺留醫療物料,及一宗病人自殺個案。錯誤位置治療個案中,一名直腸癌病人進行第廿一次電療,兩名放射部職員A及B做事前準備,並無發現輸入到控制室電腦內的電療方案,是另一名治療位置相近的腸癌病人資料。職員A在治療室的電腦核對電療方案沒發現出錯,離開吃午飯。負責治療的職員B及C只核對病人文件上資料,無查看電腦內資料,治療完才發現出錯,需即時再為病人做修正治療。當局指電療劑量與原定方案相若,相信對病人影響不大。
另一名患腎積水的病人,本需在左腎進行經皮穿刺的「腎造口手術」,插喉引流腎積水。惟負責醫生寫錯資料,指示在右腎做手術,術前兩名放射師曾覆核資料亦無發現錯誤,最終在右腎施手術,至術後為病人做電腦掃描才驚覺有誤。當局指事件反映缺乏有效機制,核對醫生臨床指示和病人手術同意書是否脗合,有需要檢討。
遺留醫療物料於病人體內事故令人嘖嘖稱奇。一名需插鼻胃喉的病人因自行拔出喉管,護士重新插新喉時無法插入正確位置,檢查後才發現長九厘米的喉管殘留在鼻咽內,但喉管是另一條來歷不明的吸痰喉。
另一宗醫生為病人插尿喉時,不慎被喉管金屬硬物弄傷,處理期間不慎弄斷喉管卻不知,以為已取出斷喉管,當再插新尿喉時曾發現喉管阻塞,但延至十一天後照腹腔鏡才發現殘留長廿九厘米的喉管。
私人執業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蔡清典稱,電療需準確對準癌細胞位置,電療儀器的電腦系統會記錄治療位置及劑量,每次治療輸入電療方案編號或病人身份證號碼即可。一般由兩名職員核對病人身份、方案編號、病人皮膚上記號等,無誤才進行治療。他估計,事故可能是無做足核對,輸入錯誤身份證號碼,或是繼續使用對上一名病人資料,當局要查出源頭。腸癌電療主要在盆腔位置,約進行二十多次,每次放射劑量不多,相信補電對病人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