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臨時遊樂場爛hea40年

使用四十年仍叫臨時遊樂場?本港各區有多個臨時康樂場地由康文署管轄,原意是在土地獲適當發展前「用住先」。惟本報記者調查所得,部分臨時康樂場地竟然「臨時」了近四十年,其中中西區一個於一九七六年啟用的臨時遊樂場,設有兩個七人足球場,惟因土地實際用途懸而未決,一直欠缺適當維修,周圍「爛蓉蓉」;另一位於東區臨時了二十年的休憩花園,設施簡陋,未能滿足居民所需;觀塘亦有存在近三十年的臨時休憩處,不時淪為居民的「私家晾衫處」。地區人士及立法會議員直指,事件反映政府的地區規劃粗疏,敦促當局盡快改善。

「臨時好耐喇,我今年二十歲,好似出世(遊樂場)已經喺度!」居於中西區的黃先生,是堅彌地城臨時遊樂場的常客。雖然說是「臨時」,但該遊樂場於一九七六年啟用,因佔地頗大,設有兩個石地七人足球場,兼有休憩位置,深受附近「波友」歡迎。惟黃直言,球場鐵絲網有多處損壞,卻一直無人維修,而且沒有浴室及更衣室,「惟有踢完波返屋企沖涼。」

中西區區議員陳學鋒表示,九四年起,當局研討「青洲填海發展計劃」,由於未確定有關土地用途,故此一直被列作臨時遊樂場。陳指規劃署有意重新規劃該地段,更欲於該處興建抽水泵,但因規劃大綱至今未完成,署方及區議會均不希望為臨時用地大灑金錢。

休憩處隱蔽 街坊斥多餘

在東區柴灣道,亦有一個毫不起眼的臨時休憩花園,面積約三百平方呎,被鐵欄圍着,內設有木椅及花槽。翻查資料,該臨時休憩花園已啟用近二十年,雖然與數十步之隔的柴灣道/大潭道小園地,同被規劃為「綠化地帶」,但後者有康樂設施,並於數年前加設休憩草坪。

「呢度有個休憩處咩?你唔講真係唔知。」一名不時在附近遛狗的女士指,從來沒有留意該個休憩處,直言它「好多餘」。東區區議員李進秋表示,不少居民均不清楚該處設有休憩處。她建議政府改善休憩處設施,「隔籬屋苑有好多有小朋友嘅家庭,可以加番啲啱用設施。」

設施極簡陋 淪為曬衫場

觀塘區茶果嶺的繁華街臨時休憩處亦「臨時」了二十九年,時至今日該處儼如一個「私家晾衫處」。記者日前視察,該處的圍欄幾乎掛滿衣服,內有一張石造乒乓球桌及數張石椅。居民張先生指休憩處「臨時」已久,曾維修過。茶果嶺鄰舍輔導會職員吳先生稱,該休憩處「只得張乒乓波枱,平時冇咩人會用」。他希望署方善用休憩處旁一塊被鐵絲網圍起的空地,將其改作停車場,以改善茶果嶺道泊車位不足的問題。

「臨時公園投放嘅資源同設施會少啲,保養、維修方面嘅關注都會少啲。」香港建築師學會會長吳永順指,一般土地未有指定用途,或已規劃但未開始相關建設,該土地或會被列作為臨時休憩用地,但因臨時康樂場地預計數年內會拆卸,因此投放的資源及設施均較少,規格及完整性不如正規公園,而以「臨時」命名是當局的「期望管理」手法,以合理化作日後拆卸。

促設委員會 監察免浪費

「用普通常識去衡量,廿幾年絕對唔會係臨時,最多都係三、四年,所以(當局做法)真係好奇怪。」惟吳坦言,當局若預料康樂場地在廿年內都不會有其他發展,不應只以臨時的規格設計場地設施。吳指,不少地方因尚未決定發展用途,與其被圍封不准進入,倒不如列作臨時休憩用地以照顧社區需要,但須成立委員會或由區議會去監察及推動,以免浪費臨時康樂場地。

立法會議員陳恒鑌表示,部分公共康樂場所臨時了數十年可謂匪夷所思,並指不能以「臨時」作藉口而欠缺長遠策略,加上人口老化和生活擠迫,綠化和康樂土地用途的需求殷切,建議規劃準則應適時檢討,增加市民的公共空間。

康文署發言人表示,康樂場地加上「臨時」名稱,因為場地所處的用地,屬臨時性質供署方管理,當有關用地撥予署方作長期康樂用地時,名稱會更新。其轄下「臨時」康樂設施大部分面積較細,惟與其他同類康樂場地一樣,可供市民作康樂休憩用途;休憩花園及遊樂場的設施,無論屬臨時或非臨時撥地,都大致相若。

圖/文:專案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