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多礙通風 熱氣圍港島

【本報訊】本港高樓大廈愈來愈多,樓宇間的通風亦愈來愈差。香港大學引述天文台數據指,本港地面風速由一九六八年的每秒三點五米大跌至去年的每秒兩米,過去一百年的平均氣溫亦上升攝氏兩度。學者指本港屏風樓眾多,尤其港島北面的高樓大廈由東至西形成一條「長腰帶」,令山風、海風均難以通過,加上每年有百分之一的日子無風,熱氣會形成一個「穹頂狀」(半球形圓頂)的罩子包圍城市,「焗住」污染物。

學者形容本港像個「無屋頂的房間」,身處街道仍像是在室內,建議建造商廈時像滙豐銀行總行般架空底部,有助通風,又建議減少大廈外阻礙通風的廣告牌。港島區亦不應再填海或建插針樓,否則令阻礙通風的「大廈腰帶」變粗,加劇不通風情況。

港大工程學院機械工程系於○七年起研究本港城市通風情況,該系系主任李玉國指,本港高樓大廈密集,中環六成面積有建築物,大廈平均高度達一百米,港島北部由北角至中西區的高樓大廈形成一條「長腰帶」,導致通風困難。

該系於一三年與理工大學、天文台及政府飛行服務隊合作,以直升機於上空探測本港表面溫度,發現九龍半島東面海邊與城市中心溫度無明顯變化,反映滲入城市的風很少。研究人員花十四天,以車輛圍繞港九各處行駛並量度平均溫度,發現街道氣溫較氣象站高約攝氏兩度。

猶如穹頂狀 焗住污染物

港大又製作一個水槽模型,模擬在大廈密集而又無風的狀況,發現熱力會向內走,再於上空聚集,形成「穹頂狀」的罩子包圍城市,令污染物被「焗住」。本港每年有百分之一的日子會出現這種情況,導致空氣污染情況變差,惟科學界暫未能解決,李玉國指未來會循相關方向繼續研究,希望有關模型成為未來城市氣候環境工程設計的輔助工具。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