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食品進口 港零「核」查

台灣發現以假標籤將日本核災區的食品進口,揭發本港食品進口監管不及台灣嚴謹。台灣公布二百四十多項需下架食品,全部可合法入口香港。食環署助理署長李小苑回應指,就虛報出產地問題,署方只可根據情報作調查,承認不會主動檢測日本進口食品的來源地是否真確。本港只禁止入口來自日本五個縣的奶及蔬果,但原來亦無完善查證制度,等同「零監管」。

本港食安中心風險評估組主管周楚耀昨解釋,自一一年以來已檢驗廿四萬個日本食品樣本輻射水平,除三個來自千葉縣的蔬菜樣本不合格外,全部合格,毋須收緊對日本食物進口政策。有立法會議員質疑,輻射水平合格不等同無輻射,消費者有權知道食品產地。

抽查零售點未發現假標籤

食環署助理署長李小苑昨表示有跟進台灣的問題食品名單,已派員巡視八間大型連鎖超市及十五間食品零售店,發現當中十二款本港有售,但無發現標籤與產地不符情況。她重申,本港只禁止日本五個核災縣的蔬果、奶、奶類飲品及奶粉入口;野味、肉類、家禽、禽蛋及水產附有由日本政府發出的輻射水平證明書才可入口,其他非新鮮食品可自由進口,做法符合國際指標。

紅蘿蔔曾被揭來自核災縣

不過,日本食品標籤上列明的產地是否可信惹懷疑。早前揭發有紅蘿蔔今年初入口本港時,並無列明具體產地,入口後被投訴其實來自五個核災縣之一的千葉縣。由於缺乏進口商資料,當局追查多時始證實紅蘿蔔來源地。據悉,針對涉嫌違例入口,當局正研究採取法律行動。

李小苑回應指,就虛報出產地問題,署方只可根據情報作調查,承認不會主動檢測日本進口食品的來源地是否真確。

食安中心「禁奶不禁奶茶;禁生果不禁果汁」,當局回應時只重申,過去檢測的樣本都無發現問題。立法會議員黃碧雲直斥,當局只提出「合格」的數據是誤導公眾。根據本月十日的立法會文件,食安中心講明去年共檢測六萬一千五百個日本食品樣本,當中八個樣本含微量輻射,包括七個茶葉及一個果汁樣本。

雖然當局指含量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但黃碧雲質疑「點解消費者唔可以揀零輻射?」根據現行法例,包裝食品的產地只需寫上「日本」,毋須具體說明出產縣或省,她認為,基於消費者知情權,有必要更改。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