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明鏡:要補貼地溝油變航油

上周,海南航空一架客機首次使用生物航油飛行。這是內地和香港民眾的一大喜訊。三禪看重的倒不是新能源的發明以及環保的減排,而是大眾的飲食健康。

消息指,這種生物航油是中石化從餐館收集的餐飲廢油轉化而來。這架客機由生物燃料與傳統石化航油一比一混合的燃料驅動,這標誌着中國航空業在節能減排領域進入商業飛行階段。中國成為繼美國、法國和芬蘭之後,第四個擁有生物航油自主研發生產技術並成功商業化的國家。使用生物航油,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五成以上。大量使用這種生物航油,有利中國實現二○二○年向國際承諾的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四成至五成的目標。

三禪覺得,更為重要的是,此舉很可能改變地溝油再上飯桌的可能。如所周知,餐飲廢油再流向餐桌,是利益驅使,在兩岸三地都有發生。當餐飲廢油能夠被大規模收購去製作航油,產生新的利潤,就沒有必要冒着犯罪和良心的譴責下再流回飲食鏈。從這個意義講,地溝油變為航油必須大力推廣。

問題是,這種生物航油的成本較高昂,大概三噸多餐飲廢油生產一噸生物航油,成本貴二到三倍。因此,推廣使用這種生物航油必有經濟阻力。目前,全球石油價格一直在較低價位徘徊,基本處於供過於求的狀態。因此,作為能源的使用者包括航空公司以及其他企業,受成本所限,必然用便宜的不用昂貴的。

因此,在現階段,總理李克強必須制訂政策,給予補貼。當我們知道,國家已大規模使用生物航油,就可以減少對地溝油的擔心,對內地的食物安全信心也會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