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淨港號的運載污泥量大增至一千二百噸,航行時間亦縮短至三小時。(梁耀榮攝)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及渠務署署長鍾錦華等昨出席新污泥船的啟航禮。黃錦星指淨化海港計劃為維港水質帶來顯著改善,曾暫停開放的荃灣區海灘更已因此解封,冀未來可落實施政報告提出推動親水文化和近水活動的措施。至於何時開展最後一期「淨化海港計劃」第二期乙工程,即建造生物污水處理廠,渠務署助理署長周國銘指二期甲工程目標是淨化百分百的維港污水,將海水內的大腸桿菌含量大減九成九,因此要重新檢視是否仍須進行第二期乙工程。
兩環保污泥船首航
而屬淨化海港計劃第二期甲項目之一的「淨港一號」及「淨港二號」污泥船昨首航,污泥量由現時四百多噸大增至一千二百噸。該兩艘污泥船是本港首次採用「柴電推進」的環保污泥船,船隻泊岸後會從岸邊取電,每年減少一百三十公噸碳排放。渠務署總工程師曾國良稱,以往租借兩艘躉船從昂船洲污水處理廠運送污泥至屯門污泥處理設施,處理每噸污泥成本為百多元,如今換上造價各一億元的「淨港號」,料平均處理成本相若,但新船加入「龍門式起重裝置」,污泥櫃毋須先「落地」,過程將更快更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