嫻話家常:是否真的居安思危?

居安思危,代表有危機意識,有防患於未然之效。之不過,如果過分地遵從居安思危的想法,對任何事都置之不顧,就會變得麻木不仁。或許,財政司司長對於每年被稱為「守財奴」真的已經盲目,故今年已早早「放風」,即將公布的財政預算案會大減「派糖」,而且,這個方向將是未來香港政府的理財觀!

其實,用「派糖」兩字是不正確的。因為,對於基層市民,財政預算案的措施不是可有可無的糖果,而是實實在在的紓困措施,是讓人吃得飽穿得暖,是雪中送炭,讓人在困境中得到一點點溫暖。而且,錢是納稅人的錢,還富於民是政府應該做的事,這是不少民意,而得到回饋亦是市民應得的部分。

就以今年為例,有專業人士預料,本年庫房應有數百億盈餘。若然屬實,很多長、中、短期的紓困措施都應該出台,包括公屋免租一個月、子女供養父母免稅額以及十五年免費教育等,都是一些讓基層生活得到改善的及時雨。如果在經濟環境好的時候亦不盡力為基層紓困,到經濟轉差時更沒有本錢去做。那好景時不願做,逆境時又做不到,基層還會有好日子嗎?他們還會對這個地方有歸屬感、有希望嗎?

財爺必須明白,一直以來,財政預算提供的都只是小恩小惠,基層所節省的極其量只夠財爺口中的「中產」飲幾杯咖啡、看幾套法國電影。如果今年真的沒有「着落」,大眾看到的不是甚麼審慎理財,而是政府跟基層劃清了界線,一道令基層傷心失望的分界線!

大眾的期望,財爺應該一清二楚,他最終選擇繼續居安思危或還富於民?還有兩天自有分曉。不過,最令人擔心的,是居安思危只是藉口,目的只是將更多香港人的財富剋扣起來!這是信奉自由經濟的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