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症專科生須到不同醫院實習

【記者戴碧怡報道】香港急症醫學院院長何曉輝透露,為了讓急症專科培訓更全面,將修改培訓要求。學院初步將不同規模的公立醫院急症室「分類」,要求接受急症專科培訓的醫生,在六年培訓期內,至少要到另一間不同規模的公院急症室培訓半年,讓醫生可涉獵不同急症技術、累積處理不同類別急症病例的經驗,料今年七月實施。

不同醫院各有擅長項目

現時有十六間公院設急症室,何曉輝指,各院急症室規模不同,各有不同擅長的項目,緊急、次緊急及非緊急求診者比例、總求診人數各有不同。以九龍中聯網「龍頭醫院」伊利沙伯醫院為例,處理第一至三類緊急及次緊急的病例佔多,主要發展創傷、毒理、災難醫學;律敦治及鄧肇堅醫院的急症科以超聲波檢查技術為強項;求診人數方面,屯門、伊院及聯合長期居「三高」,人數較少的急症醫院有律敦治及鄧肇堅醫院、北大嶼山醫院。

增加機會處理不同病例

一般而言,醫生揀選急症專科後,會在同一間醫院完成六年專科培訓。為免急症專科培訓醫生「學死一樣」,約兩年前起諮詢業界後,決定參考麻醉科、骨科、放射科的做法,要求接受急症專科培訓的醫生到不同醫院學習,吸收更多經驗。

何曉輝說,初步擬定將處理緊急病例及求診者較多的「龍頭醫院」,及非緊急病例較多的小型醫院分成「兩類」,由一五年七月起,要求每名急症科專科受訓醫生調派到另一類急症室實習半年,可讓醫生增加機會處理不同的急症病例,培訓更全面,提升急症專科專業:「可訓練醫生不要輕視非緊急病症,小型醫院的受訓醫生亦可累積處理緊急個案的經驗。」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