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借鏡星洲闢河道公園

施政報告提倡親水文化及近水活動,渠務署將研究全港二百多條河道,挑選合適的河道發展為河道公園或蓄洪湖泊,在安全情況下,讓市民走進河道玩水。該署擬借鏡新加坡碧山公園(Bishan Park),擴闊排水渠及綠化為公園,在沒有雨水的日子,讓市民使用公園;當洪水來臨前則有警報系統,提醒市民離開。

全港選址研究料耗兩年

渠務署高級工程師梁華明接受訪問時稱,施政報告提及在大型排水改善工程及新發展區的排水規劃中,加入活化水體意念。他指河道最重要是排洪,在綠化和美化後易為公眾接受,若情況許可,可讓市民參與近水活動。本港氣候變化,降雨量多,海平線上升,該署不時檢討排洪能力,在改善時伺機美化河道。

梁華明透露,稍後會聘請顧問於年底至明年初開展評估全港河道的研究,因應河道的獨特性,提出可行的活化水體意念,如河道公園或蓄洪湖泊的可行性,讓市民走近河道,進行近水活動,但會審慎考慮水質和安全性,研究歷時兩年。

公園湖面可起蓄洪作用

該署總工程師何耀光說:「新建河流夠闊,可發展成河道公園,當細水時,浸得不多,可讓市民走落去,而蓄洪湖泊則是公園湖面,可起蓄洪作用,有如大坑東、上環的地下水缸,深圳河第四期工程近蓮塘,便有類似的滯洪區。」另一位總工程師陸偉雄以新加坡碧山公園為例子,將三千米長石屎排水渠,擴闊成佔地六十二公頃的公園,成為當地一個大公園,市民可於草地野餐、賞花、踏單車或跑步。他曾到當地考察過,指該公園設有水浸警報系統,有需要時提醒市民離開。

敬業街明渠將率先活化

由於研究需時,為配合起動九龍東大計,觀塘敬業街明渠將率先變成翠屏河。該署構思興建跨河行人天橋、河岸步道和綠化平台,並營造蜿蜒水道,令人耳目一新。另外,被列為具重要生態價值的大埔林村河改善工程完成後,近危物種香港瘰螈的數目由施工前的二百多條,倍增至現時五百多條,證明保育河道成功。

記者甘銘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