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三廢橋 兩荒隧 流浪港五大毒瘤

「廢天橋」、「廢隧道」遍布全港,有瓦遮頭又免交租,結果成為露宿者聚居地。本報巡查深水埗、油尖旺及北角等地區,發現多條行人天橋及隧道,因與地面的行人過路設施位置重疊,或出入口位處人迹罕至的地點,致使用率極低,甚至全無人使用,成為露宿者的集居地。多區區議員批評社署、運輸署及食環署等相關部門各自為政,任由荒廢天橋及隧道被露宿者進駐,擔心露宿者問題愈來愈嚴重,令本港變成「流浪港」之外,更為區內帶來衞生甚至治安問題!

露宿者持刀踱步 嚇煞鄰近居民

記者早前巡查全港多條使用率極低的行人天橋及隧道,發現不少已成為露宿者聚集的黑點。其中,位於深水埗昌新里的行人天橋,平日約有二十名露宿者聚集,他們以木板及竹枝間出「私人空間」,又以尼龍膠袋圍封,令外人無法從外觀察內裏情況。該段天橋於九○年落成,橫跨欽州街西,連接公屋南昌邨及富昌邨,惟天橋下已設行人過路處,路經街坊均不欲「行上行落」,記者觀察逾一個小時,都未見天橋有途人使用。居於附近的馮先生指,曾於晚上見到有露宿者手持菜刀踱步,嚇得他即時離開,更直言「以後都唔敢行呢條天橋」。

深水埗區議員梁文廣指,天橋落成初期,附近地面為西九龍走廊,並沒有設行人過路處,故天橋當時為連接公屋南昌邨的主要通道。惟富昌邨於○一年入伙後,天橋下方增設了行人過路處,令天橋使用率急跌,「同過相關部門傾咗好多次,運輸署話佢哋無權拆橋,結果只係將上天橋嘅斜路封咗,根本解決唔到問題。」

木板間牆建房裝門鎖 恍如劏房

而位於旺角染布房街與窩打老道交界的行人天橋,則被近十名年齡介乎二十至五十多歲的露宿者佔據,天橋上約四分之三位置被霸佔,僅剩一人身位供途人通過。他們以木板間牆建房,裝設門鎖,儼如在天橋上僭建「劏房」一樣。

另一條位於北角英皇道與糖水道交界的行人天橋,建於一九八五年,連接糖水道與毗鄰康威商場一樓,由於英皇道設有行人過路處,加上天橋並無安裝升降機,故大部分市民均「棄橋取路」,天橋使用率極低。現時天橋已成為約十名露宿者的長期聚居地,他們以木板、床褥築起床位,雜物及家具則放滿四周。

除行人天橋外,部分行人隧道同樣因使用率極低,成為露宿者的棲身地。其中,連接港鐵南昌站D1及C出口的一條行人隧道,可直達長沙灣深旺道及連翔道,其中D1出口通往大角咀一帶的大型私人屋苑,C出口則通往長沙灣魚類批發市場。港鐵站開放時,兩個出口可經車站內部互通,故日間基本上無人使用,只有當深宵車站關閉時,才有人偶然行經隧道。

隨處席地而睡 雜物傳濃烈臭味

現場所見,近長沙灣連翔道的隧道出口,有近十名露宿者聚集,他們大都席地而睡,亦有人於地上鋪上毛氈,個人物品及衣服則凌亂地放置四周,傳出濃烈臭味。

而位於油麻地澄平街,鄰近房協的駿發花園的一條行人隧道,則有近二十名露宿者聚集,附近居民指,行人隧道落成至今約二十年,惟隧道其中一邊出口為欣翔道,鄰近只有一個興建中的地盤,一直甚少人使用,「其實行前少少已經有斑馬線,依家又有露宿者聚集,更加唔會用。」

議員:多次向政府反映 迄未改善

油尖旺區議員林健文指,過往已多次就區內露宿者問題向政府反映,惟不同部門各自為政,令問題無法妥善解決,另一名油尖旺區議員陳少棠則建議相關部門應先解決露宿者問題,如協助他們「上樓」,再考慮封閉「廢天橋」或「廢隧道」,「露宿者有機會帶嚟治安同埋衞生問題,加上維修保養都要錢,唔應該為無人用嘅設施而浪費資源。」

運輸署發言人指,由於行人天橋及隧道提供多一個過馬路的途徑,又或是兩個地點之間的唯一通道,故即使部分使用率不高,仍會慎重考慮才決定會否取消相關設施。另外,該署會不時對使用率偏低的行人天橋及隧道採取措施,引導市民使用設施;在有需要時,相關部門會進行跨部門聯合行動,防止設施被濫用或用作非法用途。至於油麻地澄平街的行人隧道,因配合中九龍幹線工程,將需拆除以興建隔音屏障。

食環署發言人表示,露宿者問題涉及多個政府部門,在特別嚴重或複雜的個案,政府會按需要考慮進行跨部門行動,該署只負責清掃及清洗地面。

文/圖:專案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