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投訴年逾百宗零起訴

當局為杜絕再發生奪命美容事件,約一年前發表了《提供美容程序須知》,區分只可以由醫生執行的程序,例如注射、高壓氧氣治療、漂牙等,如果由非醫生操刀,則屬無牌行醫。不過,《須知》無助整頓業界,消委會過去一年收到逾百宗針對打針、光學美容的投訴,部分接受肉毒桿菌注射時,負責職員聲稱在外地有專業資格,自稱教授;部分在首次接受注射時由執業醫生負責,但之後再到美容院注射時,改由非醫生負責,經營手法層出不窮。消委會把個案全部轉介衞生署跟進,但過去兩年都沒有起訴個案,監管形同虛設。

《提供美容程序須知》於二○一三年十一月出台,消委會指,去年全年共接獲一千一百四十宗涉及美容的投訴,當中高能量光學療程有一百四十四宗,入侵性療程如注射、整形、豐胸等共四十二宗,全部呈交衞生署跟進。衞生署指,在與消委會的互通機制下,自一二年十月至今共接獲一百零三宗投訴個案的資料,同期衞生署本身亦接獲四十一宗涉及美容的投訴及查詢,即共一百四十四宗,當中包括去年全年五十九宗及今年六宗個案。

多宗涉及注射整形豐胸

不過兩年多來,僅十一宗個案被署方認為非法從事西醫或牙醫工作的證據充分,交予警方跟進,至今僅一宗於一二年十一月的起訴個案,該名醫生停牌後仍自稱醫生,為顧客打肉毒桿菌,最終被判囚四星期,緩刑三年;另七宗仍在調查中,三宗未有足夠證據提出檢控。而自該宗起訴後,一三及一四年再無任何起訴個案。

有問題的商戶經營手法「古靈精怪」,消委會透露,有自稱教授、具海外資格的人員為投訴人進行肉毒桿菌注射,或首次接受注射時由執業醫生負責,之後卻改由非醫生負責。接受非醫生注射肉毒桿菌的投訴人,在注射後有出現異常情況,包括臉腫、說話不清及吞嚥問題等,有人因此要入院診治。

僅執法指引 無法律效力

醫學會前會長謝鴻興直指:「個《須知》一出台我就話咗係無用,只係執法指引,歸根究柢無法例釐清咩程序只可由醫生進行。」他認為指引不足以令社會有足夠規範,「即係如果做呢啲行為就告佢啦,但係上到庭佢一樣可以拗係美容程序,唔係醫療程序,所以唔係無牌行醫。個指引唔係法律,對法庭無作用。」他已多次向政府提出意見,「已經話咗你知咩嘢我哋覺得好危險,只可由醫生做」。

記者黃卓然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