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亡莫問前朝事 江水東流去不還

日月迭更代,何能久安榮。香港過去被視為福地,風調雨順,安居樂業,終於由小漁村發展成國際大都會。然而,回歸後風雨不斷,雞鳴不已,福地淪為亂地,過去的輝煌一去不復返,而一場佔領之亂更是將所有問題暴露無遺。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這家百年老店為何會淪落到如此地步呢?

港英地雷 紛紛引爆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前系主任鄭赤琰在接受內地傳媒訪問時指出,很多人以為現在的香港是英國人成功管治的結果,其實這是一種「錯覺」,因為直至今日,特區政府還在收拾英國殖民地時期留給香港的爛攤子,包括房屋、醫療衞生、個人儲蓄、公共安全等各個方面,港英政府的敗績,全部留給了特區政府,這是造成今日管治困局、改革無力的原因之一。他並強調,這種「戀殖」情緒是香港人的盲目和偏見造成。

毫無疑問,鄭赤琰說的確是事實。香港過去的經濟成就來自各種因素,主要不是英國人的功勞,相反,英國人撤退時不僅留下一大堆爛攤子,而且埋下無數地雷,正如當年撤出印度及馬來半島等殖民地一樣,製造矛盾、分化社會、撕裂族群,是英國的慣用伎倆。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曾一針見血地指出,回歸前的港英政策,總讓人想起英國撤出新加坡前的情形,社會和經濟都被搞得一團糟。

相對於社會和經濟被搞得一團糟,港英埋下的政治地雷對香港的破壞力更大,影響更深遠。當年中央政府為了安定香港民心,實現順利過渡,採取極為寬鬆的政策,港英管治班子幾乎全體過渡到特區政府,導致特區政府充斥無間道,他們對中央或陽奉陰違,或暗中作梗,或公開對抗,港府根本無法順利施政。雖然後來港府引入高官問責制,特首總算可以委任問責官員協助施政,但由於整個管治體制仍未改變,加上問責官員濫竽充數,結果狀況百出,狼狽不堪。

最典型的例子是,前發展局局長麥齊光上任不久,即被翻出二十多年前任職公務員時互租單位的舊帳,廉署說查就查,說告就告,效率高得驚人;反而前特首曾蔭權爵士涉及連串貪腐醜聞,即使證據確鑿,廉署查了三年依然無聲無息,一快一慢,形成鮮明對比。實際上,過去公務員互租單位的情況比比皆是,有人刻意針對麥齊光,目的何在不言而喻。見微知著,香港存在着一股龐大的地下勢力,他們組織嚴密,有如「影子政府」,控制大局,呼風喚雨,一方面保護港英餘孽和洋奴漢奸,另一方面對愛國愛港人士分化瓦解,逐一擊破。

最不可思議的是,過去中央明知港英埋下無數政治地雷,但不僅沒有想辦法排雷,反而重用港英餘孽,將曾蔭權捧上特首寶座,終於造成七年之禍,留下無窮後患。貪曾亂港七年,不僅僅因為能力不濟,也不僅僅因為官商勾結,而是故意搞破壞。以房屋問題來說,如今積重難返,尾大不掉,成為現屆政府的「原罪」之一,正是貪曾任內無所作為種下的惡果。部分香港人「戀殖」,曾蔭權可謂居功至偉。

同樣荒謬的是,現屆政府口口聲聲「穩中求變、適度有為」,但竟然從垃圾桶裏面找來周一嶽這種廢官,委以平機會主席要職,可謂咄咄怪事,難道香港真的如此缺乏人才嗎?平心而論,香港今日的種種問題,許多固然是港英留下的爛攤子,而特區政府無能更是難辭其咎,正因為當局管治混亂,授人以柄,反對派和外部勢力才會有機可乘。

大刀闊斧 撥亂反正

香港管治問題千頭萬緒,主要體現在教育、輿論和刀把子部門被反對派把持。許多年輕人根本沒有經歷過殖民統治,更沒有經歷過昔日的磨難,他們美化殖民地時代,懷念從前歲月,甚至要求英國人再度君臨香港,根本是一種錯覺,而之所以有這種錯覺,除了因為對現實的不滿,更與他們從小接受反對派的洗腦教育密不可分。在佔領行動中,許多青少年甘願充當政治炮灰,豈是無因。

其實,對於香港的管治問題,正義傳媒早就發覺並提出警告,可惜當局不但沒有採納,反而因為真相被揭破而老羞成怒,多年來不斷以卑鄙手段滋擾和打壓。另一方面,反中亂港傳媒整天煽風點火,唯恐天下不亂,卻備受呵護,從來沒有受到應有懲罰。「愛國愛港無前途,反中亂港有運行」,這是多麼的諷刺,又是多麼的荒謬!

香港回歸十八年亂足十八年,既有內因,也有外因,主要還是內因起作用。《西遊記》中,唐僧師徒遭遇九九八十一難,雖然孫悟空有斬妖除魔之能,但唐僧賢愚不分,是非不辨,以致孫悟空屢受刁難,沒有用武之地。香港實行史無前例的「一國兩制」,面對妖魔之多,阻力之大,不亞於西行取經,可惜中共第三和第四代一味和稀泥,致使反中亂港勢力不斷坐大。尤其是中央主管港澳事務的前負責人,任內十多年來從未就香港問題公開說過一句話,反而力薦曾蔭權爵士當特首,這與是非不分的唐僧又有甚麼分別呢?

月暈而風,礎潤而雨,佔領之亂不是無緣無故的,它既是港英地雷爆發的結果,亦是中央對港政策混亂的結果。第五代上台後改弦易轍,最近更是接連出招,令人看到一線曙光,但說到底,治沉疴必須用猛藥,撥亂必須大刀闊斧,只有痛下決心,另起爐灶,換血換人,培養一支靠得住的管治隊伍,香港才有可能浴火重生。明代劉基詩云:「興亡莫問前朝事,江水東流去不還。」前朝的事情畢竟已經過去,要改變港人的「戀殖」心態,關鍵還在於中央有沒有撥亂反正的決心和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