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南疆農業穩中求發展

治理南疆的方法不應只靠鎮壓,也不應單單懷柔,而應疏導。出發點不是把內地搞工業、開礦藏的方式移植,而是順應當地經濟優勢,尋求與當地人生活方式、生態環境相適應的發展,目的是發展整個社區,而非少數人富起來,或讓外來漢人利用當地資源暴富。

新疆南北的資源優勢是農牧業,特別是土特產。該地日照長、氣候適合、沒有工農城市污染,水資源只要高效運用亦會足夠,於是水果、堅果、糧食、棉花等都成優勢產品,遠勝內地靠化肥、農藥揠苗助長而生的工業化農業生產。例如和田大棗名聞天下;喀什與和田的核桃、甜杏、葡萄、甜瓜、石榴、巴旦木(類似杏仁)以至羊肉,都是天下美味。

當地政府全力扶助農牧業發展,生產沒有問題。往昔運輸受到限制,現時開通南疆、北疆鐵路和蘭新二線,限制不再,當地的農產品出關內或出口中亞已十分方便。此外,內地省份如北京、上海、山東支援喀什、和田等地,並在本地市場推廣南疆農產品銷售,憑着優良品質、有機、無污染,更受消費者歡迎,市場也不成問題。唯一難點可能是批發環節,若能由南疆地方政府組織產地直銷,利潤歸於農民,農民實惠更佳。

農牧業與當地維族的生活方式、宗教乃至生態環境相適應,不搞工礦業的外來衝擊,由原來經濟逐步發展,讓維族人掌握生產銷售,才是南疆持續發展的道路;之後由農牧至加工,工業的道路會走得更穩妥。這屬穩中求發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