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民意決定政改成敗

年內影響政局發展的主線是政改討論,副線則是十一月,即下半年舉行的區議會選舉。主線與副線互為因果,關係密切,貫串一整年,某程度甚至延伸至明年九月的立法會選舉。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表示即將啟動政改第二輪諮詢,而民情報告亦已撰寫好,但不會涵蓋泛民黨派的報告。看來經過充足的備戰,下周政改討論有望再次起步,一場泛民與建制兩大陣營的對決亦將正式登場。

政府在建制陣營的積極配合下,力爭政改方案在獲得主流民意支持下,能在六月立法會的表決中有不少於三分之二議員的支持,可予普選特首能在一七年落實,市民能一人一票選特首。

另邊廂,泛民多次揚言會綑綁一起否決政改方案,除非中央願意撤回人大決議,重啟五部曲。故此,政圈中人多持悲觀態度,估計政改難以通過立法會,因為從泛民中能取得不少於五票,機會似乎甚微。

在這場政改角力中,民意取向將決定成敗。現時認為政改方案應「袋住先」的民意比率高於反對一方,對泛民陣營構成壓力。倘若政改諮詢結果能在最大程度民主化的基礎上達致共識,支持政改的呼聲有望進一步上升,「柳暗花明」的結局就有可能。相反,若政府誠意不足,民意反彈強烈,則結局不問可知。

中央對民情報告的回應,能否釋出善意,在穩步推進普選步伐上有所宣示,亦事關民意戰的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