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刀集:財爺轉死性

財爺不只會打劍,揮棒打棒球也有板有眼。劍擊、棒球,在特區都不算熱門運動,不是屋仔喜好的足球、籃球;就像法式麵包、咖啡,不是港式茶餐廳的凍啡、菠蘿油,不只中產品味咁簡單。

棒球不同其他球類活動,不是攻守同時進行,而是攻守分明,打擊一方主攻求得分,投手一方主守要盡力不失分,兩隊比賽,攻守要輪替進行。美國佬愛棒球,也愛用棒球來比喻政治,平時也會找名人來主持開球禮,名人除了揮棒,也有不少人愛投球;要打或要投,恰巧反映性格上是進取或保守。

鬍鬚曾做財爺多年,每次財政預估幾乎都作保守估計,可特區財政,就算經年遇上金融海嘯、歐債、次按等危機,也照樣盈多虧少,財爺這個大淡友,自然錯估的多。唯獨是最近,遇上要作房屋儲備,又忽然預計「未來三年,年年有餘」,主投變成主打,於是有人說財爺轉死性。

但說轉性,財爺卻否認,不過按預算估計,不是靠猜想。偏偏計起數來,過去多年財爺的仔細預估,準確度還不如民間猜想。財政預估靠數據,某程度也像棒球的統計,比如打者有打擊率,投手有防禦率。這些數據,除了可反映敲出安打的可能,根本也就是球員的成績單,是職業棒球員來年調薪的基準;投手防禦率高,球員打擊率低,便沒籌碼跟球隊討價還價;財爺估計財政狀況的命中率低,財爺的理財能力也自然被民間質疑。

審慎理財,量入為出,做財政預算當然靠數據;但特區經濟結構,近年似乎無大改變。

財爺的預算卻慣常保守,一改作風,究竟是數據使然,抑或個性使然,不用問財爺,民間自有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