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保障行人路空間 懸臂式簷篷應運生

懸臂式簷篷自一九七○年代後期開始流行,註冊結構工程師彭振聲表示,二次大戰後,西環、深水埗等舊區的露台仍有兩條柱及三條柱支撐,惟當年為了保障行人路的空間,所以出現懸臂式簷篷。

由於懸臂式簷篷潛在危險較高,若鋼筋生銹,就有倒塌危機。資深工程師黃澤恩表示:「簷篷上有排水系統,若排水位遭阻塞,水分經幼石屎裂縫滲入,鋼筋就會氧化生銹,繼而膨脹,最後逼爆石屎,令它失去拉力,減低整個結構安全系數,出現倒塌危機。」

規管較以往嚴謹

黃澤恩指出,雖然現時仍有不少工廈設有懸臂式簷篷,惟政府的規管已較以往嚴謹,「依家規定簷篷過一定長度時,石屎就不能太薄,安裝鋼筋嘅驗收程序,亦需要由註冊工程師負責,確保安全。」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